一个你很喜欢的小说,被拍为电影后,你会去看吗?
如果是我喜欢的小说,被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我会看,但是是有选择性地看。
作为一个资深小说迷,不管是经典名著还是网络文学,都看过了不少。在看过的那么多小说作品中,不少经过发酵和宣传、影视化,许多已经被搬上了荧幕。这些改编自小说的作品里,有的播出后,好评如潮,有的则是恶评满满。
推理悬疑类的《心理罪》、《法医秦明》、《暗黑者》;言情类的《微微一笑很倾城》《何以笙箫默》《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青春类的《七月与安生》《小时代》等都被一一改编成了影视作品。
暂且不评论这些影视作品里的演员,演技如何,表现得怎么样。单说看不看这个事儿,首先影响我看不看的,主要还是时间和作品的耐看度,还有演员的选择是否贴合原著上。
比如《心理罪》。《心理罪》这本小说是雷米的成名作,类型是悬疑推理。小说中用心理画像的方法,结合案发现场的种种线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刻画。着眼于细节的推理严密,合乎逻辑,这也成为了众多像我这样的悬疑推理小说迷追捧它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部小说目前暂时只有网络剧版,电影版。网络剧版,在内容和剧情上比较接近于原著,改编部分也有精彩,算是比较成功的了。
再来说说电影版,其实我不太喜欢电影版。影版的《心理罪》更着重于两位男主的感情戏,而不是罪案的推理过程。编剧将推理的部分进行了缩减,少了很多细节的刻画,弱化了推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小说和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小说是一维的,我们只能通过文字,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成画面。
电影则不同,它是多维度的,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场景画面、情绪表达,来树立认知。
有的人喜欢看小说,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喜欢看电影,因为它更容易理解,认知来得更直接。
所以,总的来说,我比较希望曾经自己喜欢看的那些小说,能够遇上一个好导演好编剧,用心地去理解它们,把它们用电影的语言表达出来。
后知后觉
-----只灯片笺(ID、有读故事ID、小说阅读网ID)
也不知是天生反应迟钝,还是本就这般愚钝木讷,或许是悠然散漫的生活习惯使然。对所有的事情,总是那般后知后觉,总是事过好久后,在某天,阳光明媚的午后,突然恍然大悟,却,时过境迁,为时已晚。
夜晚吃过晚饭,无事可做,收拾床头柜上摆着的乱七八糟的充电器连接线。就那么突兀的想起冬子跟我说过的话。
大一暑假里,某个晴朗的夜晚跟冬子坐在一起吃冰粥。不记得聊到什么,只记得冬子对我说,你别总是这么理想主义,你现实点儿行么?现实没那么理想化,你老是把事情计划幻想得太过美好,却没有做好最坏结果的承受能力。
而今,想起来冬子说过的话,好像还真是,自己总是跟傻子似得。事情的开始,总是想得很美好,结果往往却是不如人意的,而后,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伤痕累累的。
这样的习惯或者说毛病,往后延续,就成了,总是自作多情。我们称之为,想太多。
后知后觉,就这么成为反应迟钝、愚钝木讷的我——生命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伴随至今,如影随形。
初中某个暑假的当口,我正蹲在路灯下捉蟋蟀的时候,老田目光迷离得跟我说,他这会儿很想很想那谁。而我,整整迟了他九年多才知道想念一个人是什么感觉。才发觉,似乎,当时自己真的很贪玩。
表姐结婚那会儿,我坐在接亲的婚车上听到一首很有乐感的歌,当我还在回味这首歌时,已经又播放了好几首。后来在网吧,无意间曾听到过。可我,苦苦寻找,一直都没找到过。但是,我坚信,我和那首歌早晚会相遇。果然,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找到了那首歌——《7 Years And 50 Days》。恍然了然,有缘自会再见。
刚进高中那几个月是见过雯雯的,但,在那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不过,我当时一直坚信我们能再相遇。直到某天,我在异地求学,于大学的操场参加完短跑的选拔赛后,远远的望见她的背影。本想跑过去打招呼,可,终究没敢认。毕竟,五年没见了。后来,在机房跟冬冬捣鼓手机,出门的时候,恰巧碰到去找优盘的雯雯。就这么,相遇。算是明白,只要你坚信,就一定会出现。
在我看过《何以笙箫默》那部小说后,总是坚信自己能遇到赵默笙式的女生——阳光、天真、简单、纯洁。可是,虽然遇到,却不是如赵默笙般专一。后来才明白,小说终究是小说,现实真的是现实。可惜,明白的似乎晚了些。
2015年1月,电视剧《何以笙箫默》热播开始,让我记起最初看何以笙箫默时,我觉得很扯,故事写的太过于理想化,七年还能回到原点,压根儿就是痴人说梦。后来才知道,大哥和大嫂,比七年更久,整整十年,绕了很大一圈,又回到最初的原点。原来,现实有时候真的可以,而且,比小说更出彩。
曾经我是一直都不相信浩是可以影响到我的。纵然我天天听他跟我叨叨他和她的事儿。可是,后来,不得不相信事实,我真的被他影响了,如他那般,喜欢某人后,作茧自缚,也想把对方束缚在身旁。我很清楚地知道那样的我,不是原本真实的我自己。只是,后知后觉带来的醒悟终究是迟了些。待我试着走出来时,已经看不到对方的影子。果然,不是怕自己没改变世界,而是怕自己已经被世界改变。我庆幸,我很清醒,没让自己走偏太远,重返自己的轨迹,没用太久。
《致青春》上映的时候,我一个人在电影院里,看得心里涩涩的。而前一天,收到初恋的邮件,她恋爱了,而且从别人追,到她答应,连24小时都未超过。回想起这些才发现,我挺不值钱的。
四月的某天下午,看完钢铁侠三,从影院回来的路上,一个人,坐在公交上,恍然明白了《何以笙箫默》中的一句话。经过这么多年,我还是输给了你,一败涂地。于是,跟冬冬两个人在操场喝酒聊到夜深,才回宿舍。却碰到旭旭在宿舍拎着二锅头等我归来一起醉,而琰琪却喝醉了。原来,我们都是伤心人。书的开头早已为结尾写好伏笔。只是,你不愿去往后翻书页。
就像,有些明明是已经注定的。你却没在意,或者说,你无论怎样都不肯相信。
初二时,因为原配的语文老师要生宝宝,自然,我们就迎来新老师。每天做摘抄是必修功课,后来以至于没这老师教我,我依然保留着这习惯。原来,我的语文功底是这么积累而来的。
初二国庆节的假期,老师让我们写七天的日记。我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雨滴,一颗颗从树叶上滚落,噗嗒噗嗒得落到我撑着的伞面上。而我立在树下静静聆听,雨落在树叶上的声音、落在伞上的声音混合在一起,煞是好听。却带着几份宁静,几分清凉,弥漫在心间。老师赞赏说,细微处见斟酌。如此用心写出来的,才叫日记。似乎,细致,从那时就已然开始。
刚踏进高中门槛,就被语文老师布置一篇作文。让写初入高中生活的感受。我在作文的结尾写道“一高,我走进了你,你却破碎了我的梦。”语文老师点评,写得不错,梦只有走进才会破碎。性格的缘故,以致语文后来学的好些,似乎是本就该如此的事。
中考那会儿,前一天下午要去考场先看看,我载着Girl.Liu,在夏日傍晚的余热中,穿梭在街道间。于看完考场后,她对我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以后要记得好好学英语啊!后来,大四那年找工作的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英语真的很重要。好像,这次恍然大悟的有些迟了,整整七年的时间!
初三某个公布物理段考成绩的下午,课间时分,同学喊我,说物理老师找。我到达地点,老师带着欣慰的眼光,耐心的问我为何此次考试距离满分这么远,才刚及格。我回答完,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不为别的,只为能让父母将来少为你掏些学费;不为别的,只为你将来能有个好学校;不为别的,只为你将来有个好工作。可惜,贪玩如我,自制力差劲如我,记性不好如我,幡然醒悟时,才发觉老师指点的嘱托,我从未尽心尽力执行。
大学恋爱那会儿,老姐说,等我从上海回去,喊着你女朋友一块儿吃顿饭吧!后来,一起吃饭聊过后,加之老姐之前通过我了解的一些事。老姐单独很认真的对我说,我觉得你这女朋友不太靠谱。我知道老姐的眼光不错。而且,当时我心里想说的是,我知道。可我,总觉得,她会改变一些。却忘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古话。直到被扔进荆棘丛,落得伤痕累累,才承认现实。
初入初三的某英语早自习,我拿着英语报纸询问老师一些单项选择题。老师讲罢,对我说,像你这样,得多问我英语题,知道嘛!到大学后,英语烂得一塌糊涂时,才想起,老师曾对我的满满希翼。而我,却未曾留意并付诸努力。
中考成绩放出的那天,在学校看过成绩后,恰巧在校门口遇见物理老师。老师点评道,只要努力,潜力无穷。以后,可别像初三最后的那段时间那么贪玩荒废学业咯。好好学习,认真坚持。只是,谁都没想到,我高中堕落更尤甚。待后来慢慢从谷底往上走。方明白,只要努力,谁都可以潜力无穷。
跟曾经的她分手后,因为自己当初没好好珍惜的愧疚之感作祟,于是,努力把自己活成她的模样。直到自己发现自己变得一点儿都不像自己的时候,方醒悟,只要不是自己最喜欢的自己,你活成谁的模样,都不是你自己。努力活得更好,变得让自己更喜欢,才是最重要的。那样,才是真正的,你所喜欢的自己。
曾经某段时间内,还跟前任在一起时,一向对我不咸不淡、大呼小叫的她,突然某天对我特别好,或是借题发挥、小题大做、争吵不断,复而对我百依百顺,关心备至。我知道这不是原本模样的她。但是,后来分手后很久,才恍然,这是预谋已久的分手前兆。总之,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理补一班的那段时间,因为生物好的缘故,我经常溜去生物老师的实验室玩,有时候是问题,有时候是看标本,有时候是跟老师闲聊。在快要高考的那段时间,老师问我,有没有以后报考生物方面专业的想法。我嘿嘿傻笑,不知道!老师莞尔一笑。后来,方想起,老师对我是挺看好的。
在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时候,看着书中写的作者身边发生的故事——婚外恋、离异、暗恋、单亲家庭,等等诸如此类。对比自己那段时间正遭遇的事情,才了然,移情别恋、变心,都是见怪不怪的事,在当下的社会。虽说,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但,不负责,也是而今大部分的现状。这些,或许就是大势所趋。
某天,与一相识之人闲聊,我无意间所说的话语中,揭露出Ta的某些真相时,Ta先是恼羞成怒的言词攻击,而后是遮遮掩掩,为自己辩解的同时,不忘把你批判一通的场景,仍是历历在目。后来,某天散步的时候,想起此事,恍惚,被别人说破自己心中掩藏的秘密,或者自己心中掩饰的真相时,先是恼羞成怒,再解释遮掩。这应该是很符合一些人的心理特质的。这就是所谓的人之常情吧!
后知后觉,应该说,最初最深刻的理解是,高中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对我们说,现在学的不会,没理解,没关系的,以后学到后面的,前面的自然就理解了。把这样的理论拿到现实生活,想想,还真是。当时经历的事情或者没想明白的事情,在以后的某天,会再次蹦入脑海,而且是豁然开朗的那样。
高考结束的日子里,闲着没事翻词集看,有些词怎么都看不懂。待到大学后,闲着无聊立在图书馆的书架间翻书时,恰巧遇到那些词,竟然轻而易举的就懂了。感觉,很惊喜,很清爽。如同,夏季暴雨过后的天空。
其实,后知后觉,有时想想,也挺不错的。突然间明白的感觉,真的挺好的。就像,下雨阴霾好久的天,突然在某天的午后,晴朗开来,豁然开朗的视觉,让人身心舒畅。
写于二零一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