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松克·沃特曼
主演:彼得·洛迈耶尔、路易斯·克拉姆罗特、卢卡斯·格雷哥洛维茨
片长:117分钟
首映时间:2003年10月16日
地点:德国埃森
【背景】
1954年,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人们忙碌于新国家的重建工作,几乎没有人能够对世界杯上的德国队抱以希望。影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靠一个11岁的小男孩的视角,让我们重新置身于那个不为人熟知的年代,并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
【剧情】
1954年的某一天,小男孩马蒂亚斯没能前往现场去看德国联赛,结果他心爱的勒沃库森队以0比1败给了亚琛。
原来,马蒂亚斯是勒沃库森队头号球星赫尔穆特·昂的得力小助手,有他去看比赛的日子,昂从来都不会输球!他们两个人也因此结成了深厚的“忘年交”。
马蒂亚斯一家靠母亲经营酒吧而维持生计。哥哥布鲁诺是个喜欢玩音乐的年轻人,信奉共产主义。姐姐英格里德是酒吧的服务生。一次,他们得知作为战俘的父亲要从俄罗斯回来了!家里的某种平衡也因此被悄悄打破了。
这时,由于第5届世界杯的临近。足球记者阿尔克曼不得不和新婚燕尔的妻子暂时放弃度蜜月的计划,而要赶赴瑞士参加新闻采编。与此同时,德国国家队也浩浩荡荡地杀进瑞士进行集训。但回到家中的鲁宾斯基(马蒂亚斯的父亲)却性格变的乖戾,冷漠而自卑,并且不喜欢儿子踢足球。
首战,雪藏了赫尔穆特等主力的德国队以3比8惨败给拥有普斯卡什的匈牙利队,国内民众一片哗然,要求主教练赫博格下课的呼声不绝于耳。而鲁宾斯基和子女的隔阂却越来越深,他甚至打了马蒂亚斯。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不如意。
马蒂亚斯的母亲了解到鲁宾斯基沉浸在过去巨大的内心创伤中无法自拔,俄罗斯集中营的非人生活严重扭曲了他对生活的信心。经过她和儿子以及丈夫的反复沟通,鲁宾斯基逐渐和马蒂亚斯开始相互理解。更重要的是,牧师的点化以及内心没有泯灭的人性使鲁宾斯基重新拾回了生活的勇气。
7比2,胜土耳其;2比0,胜南斯拉夫!决赛,德国队进决赛了!而马蒂亚斯更是得到了来自父亲的惊喜——父亲借了牧师的汽车,要和他去伯尔尼看决赛了!!!
父与子欢快地上路了!可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匈牙利队,德国很快便以0比2落后。虽然凭借不懈努力顽强地追成了2平,匈牙利疯狂地反扑压的德国队根本无从还手。终于,当赫尔穆特在一次发任意球的时机里,他意外地看见了站在场边的小马蒂亚斯……
马蒂亚斯将球掷给了赫尔穆特·昂。昂想起了以前曾经他也是这样踢球的,他加速,晃过一名防守队员,在禁区前沿横向带球突然一记势大力沉的低平球射门……进了!!!3比2,奇迹真的发生了……
当德国队荣归故里的时候,鲁宾斯基和马蒂亚斯利用阿克尔曼的记者证登上了那躺象征着光荣与梦想的列车。夕阳下,火红色的列车渐渐奔向远方……
【意义】
“伯尔尼的胜利是德国足球美德的诞生,国家自信心的重生。”
——引用《足球神话百科全书》
事实上,看这样的励志电影,你很容易把本片和前不久的《奔腾年代》联系在一起。都是发生在经济萧条时期,都是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创造奇迹,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
是的,在当时那个特定形势下,应该承认,这样的胜利极大程度上给德国人从精神上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使德国人开始重新恢复了自信心。另外,伯尔尼的奇迹也是一次体育精神的奇迹,胜利属于真正团结拼搏的日耳曼人,或许是老天的意志吧!
更加令德国人感到欢欣鼓舞的是,伴随着“伯尔尼的奇迹”,德国的经济开始了全面复苏,也在另一条战线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这是后话,暂且不深入探讨。
【反战】
毫无疑问的,影片从很多细节中深刻表达了导演对战争的控诉。
我们清楚地看到,当鲁宾斯基从回国的火车上踯躅而下时,一位苍白头发的老母亲上下打量着他,她多么希望这是自己的孩子啊!然而当女儿英格里塔第一个看见自己父亲时,鲁班斯基和她拥抱却呼唤着妻子克里斯塔的名字!我们可以想象当鲁班斯基作为德国士兵上战场的时候,或许妻子也拥有现今女儿那般年轻貌美的容颜吧!之后,鲁班斯基望着小儿子马蒂亚斯,惊讶地问妻子:“他是谁?”妻子回答,“他是你从未见过的儿子,在你去前线后出生的。”
接下来的一个镜头,也令人无法忘怀。鲁班斯基去矿厂做工人,使用钻枪时却由于精神崩溃而大声惨叫。钻枪的声音实在太像战场上用来杀人的声音了,这梦魇般的日子将永远像枷锁般桎梏着那些丧失了灵魂的士兵……
当然,最震撼人心的还是鲁宾斯基给全家讲述在俄罗斯战俘集中营里的恐怖经历: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摸床边的人是否还活着;有的人装病想回家,不停地喝盐水,结果无异自杀;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就得不停的干活,去西伯利亚扫雷……可是即使这样,鲁宾斯基还是无法拿到政府给战俘的补贴,理由竟然说他曾经被判5年的偷盗罪。可是,那仅仅是因为肚子实在饿的虚脱而去厨房拿了几块红薯……
尽管德国有无数人曾经作为纳粹而接受审判,尽管德国是战败国理应接受一定的惩罚……但战争无疑是残酷的,真正受害的永远是那些支离破碎的家庭。这点,没有所谓的正义和邪恶。
导演在这点上没有一味地去指责谁,而是比较冷静和客观地以普通人的视角去还原。正像鲁宾斯基所说:我们没的吃,俄罗斯人也没的吃。战争让德国把俄罗斯的领土变成了废墟……
NO WAR!给和平一个机会吧!
【幽默】
影片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小细节,可以让你会心一笑的同时,充分领略到“德式幽默”。
例如,记者阿克尔曼本来预定和新婚妻子去摩洛哥度蜜月,却因为领导的一句“女人是足球的最大障碍物”而不得不选择去瑞士。妻子自然不情愿,“足球不就是24个男人为追一只球的运动吗?”(大姐,足球好象是22个场上队员吧!)而德国队出征时在大巴里的动员歌曲曲调竟然是“两只老虎”,看来这首真是风靡全球……如此,还有许。记忆有限,打住。
【足球】
关于足球的电影,自然少不了球迷的支持。而本片的球迷又有谁呢?呵呵,不乏大人物。
首先,导演。荣克·沃特曼恐怕大家并不是很熟知,但如果你看过一部诙谐幽默的同志电影《衣柜里的男人》,就一定不会对这位导演陌生了。当年,沃特曼凭《衣柜里的男人》一举获得德国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项。10年后,《伯尔尼的奇迹》,又是他带给影迷的一分大礼。
其次,主演。鲁宾斯基的扮演者彼得·洛迈尔,据说是个铁杆的沙尔克04队的球迷。看过本片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他在泥泞的土地上穿西装展现球技的那一幕,那可完全是他自身实力的一次完美SHOW,没有利用什么特技或替身,呵。
最后,总理。我想,如果你听说过《伯尔尼的奇迹》这部片子,你也一定听说过德国总理施罗德曾为本片感动地流泪。在1954年,他的年龄正和片中主角马蒂亚斯相仿。并且和大多数德国人一样,他也是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德国队3比2击败匈牙利而缔造神话的。
【影像】
本片导演在两个方面上做的近乎完美——画面对比和节奏掌控。
先说画面,从影片伊始的鲁尔工业区,那灰蒙蒙的天空,暗淡的颜色,隐喻了一个没有希望的“灰色年代”。从德国队开往瑞士的那一刻起,画面逐渐变的晴朗和明快,那瑞士青山、碧水、绿地,美的让人流连。导演就是用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来烘托观众的心理起伏。
最后决赛的那一幕,球场上、酒吧里的疯狂和万人空巷相成一种绝妙的对比!那是本片最让人无法忘怀的一段剪辑,空荡荡的街道、教室、商店用排比的方法在人们视线中穿梭,背景却是解说员激情亢奋的演说!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胜利的大结局更加具备张力。
而在节奏掌控上,导演展现了高明的技法。最后决战那一幕,循序渐进的展开,高潮在最适当的时候爆发。而在一个很容易拍的恶俗的结尾面前,导演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应当说,本片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无聊的“美国式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