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揭秘
——现代社会称谓源流释例
作者:孙剑艺
[摘要] “大腕”前身本作“大万”或“大蔓”,“蔓”和“万”原为江湖隐语对“姓”的代称。江湖上称通报姓名来历为“报万(蔓)儿”或“(道)万(蔓)儿”,称成名或显扬名声为“扬名立万(蔓)”。“蔓”是本字,其余都是借字。“蔓”本指蔓生植物的长茎,江湖上用作姓氏的代称是比喻引申用法。“大蔓”喻指大的姓氏或江湖门派,引申则指有实力的名人。由于“蔓”之原始理据的隐晦,以及该字不常用且读音歧异,人们便借用通俗的“万”字表示。“大万(蔓)”的名人义形成后,其字面的无理性尤为突出,于是又似是而非地演变成了“大腕”。
[关键词] 大腕;万(蔓);报万(蔓);扬名立万
一 “大腕”原应作“大万”或“大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腕”一词的“人气指数”直线攀升,早已成为普通话的通用语词,成为日益受人欣羡的一个社会称谓。《现代汉语词典》原版未收该词,1996年修订本便适时地增收了“大腕”词条,释曰:“(~儿)指有名气、有实力的人(多指文艺界的)。”括号中的“~儿”说明“大腕”实际上是读儿化音的。诚如另一括号中所注,“大腕”曾专用以称文艺界名人。不过这只是在新时期之初,后来其使用范围就逐渐扩大,还有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大腕》等,都对该词的走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今社会,几乎各界名人均可称为“大腕”了,诸如“足球大腕”“围棋大腕”“房地产大腕”等等;并且“大腕”还可以用作限定性成分,具有“著名”“顶尖”之意,如“大腕导演”“大腕记者”“大腕作家”乃至“大腕企业”之类。此外“大腕”还可以单说成“腕儿”,有了名气,成为名人,可以说“成腕儿了”。这跟戏剧界有时单说一个“角儿”就等于“名角”的道理一样。
然而名人为什么叫做“大腕”或“腕儿”?起初命名时固然有个造词理据存在,后来这种理据被埋没了,人们顺着某种线索再去追踪和考证,就成了语言学上的语源推求问题。对于“大腕”的语源,一般人多会顺着“腕”字去推求,认为是源于“手腕”,因为本领高强谓之“大手腕”,所以强有力的人物即可谓之“大腕”了。这种推断貌似有理,但不过是就字解字而已。这个字是本字还好,如果是借字,那就成了望文生义。也有人指出了另外的情形。王学泰(1998)认为“腕”并非本字,“大腕儿”本应写作“大万儿”,说:“‘大腕儿’的‘腕’字用的极其普遍,但似乎是个错字。这是句江湖隐语(也称‘调侃儿’或‘春典’),‘腕’大概应该写作‘万’……‘大万儿’指一些领域的名人,通常是指演义界的名流。” 还有人认为“大腕儿”应该写作“大蔓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2004)指出:“大腕儿的腕,是相声界的行话,但腕儿字应该写成这个蔓儿”,并且称马三立是自己的“大蔓儿老师”,称牛群是自己的“大蔓儿徒弟”。张浩(2002)盛赞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不摆‘大蔓儿’架子”,虚心向青年演员学习。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事实:“大腕”之“腕”,前身是“万”和“蔓”。
二 “蔓”和“万”是江湖隐语对“姓”的代称
既然“万”和“蔓”二字是“腕”字的早期写法,那么它们跟“大腕”一词相连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有的专类辞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曲彦斌(1996)解释说:“蔓 〈隐〉犯罪团伙指姓氏”;“万儿 〈隐〉清末以来京津等地江湖诸行指姓名”。这里的“蔓”和“万儿”两个词条,释语虽略有不同,所指实质应为一回事,“指姓氏”连带上名字就是“指姓名”。其中括注的“〈隐〉”还透露出一点信息:这种用法是江湖隐语。周日字、廉洁(1999)也指出:“‘蔓儿’这个词缀,简写成‘蔓’,念万 儿(wànr),清末以来江湖就用它作姓氏标帜,一直沿袭至今,当代黑道仍有某些犯罪团伙在使用,如称崔姓为‘喇叭蔓’,称杨姓为‘犀角灵蔓’。”这说明大腕之“腕”的前身“蔓”和“万”,是江湖隐语对姓氏以及姓名的代称。
众所周知,江湖各界素有使用隐语(又称行话或黑话)的习俗,好端端的一些事物,生怕圈外人听懂而不明明白白说,非要绕个弯子换一个隐晦的说法,以“万(蔓)”代指姓氏及姓名即属此类。这在旧题材的小说中是很常见的,例如:
(1)伙计说:“我就知道你是个行中人,你算冤苦了我了。我给你言语声儿去罢。”艾虎说:“不用。我还有句话,你先给我带了去。你们寨主是什么万儿万儿?可就是问姓。” (清?无名氏《小五义》第五十八回)
(2)有二百多人说话:“合字吊瓢儿,招路儿把哈,海会里,赤字月丁马风字万,人牙淋窑儿……摘赤字瓢儿,急浮流儿撒活。”列位,这是什么话,这是江湖豪杰、绿林英雄的黑话,……“赤字”是大人,“月丁马风字万”是两个人姓马的。(清?燕南居士《永庆升平》第十二回)
(3)那边的那些个贼一见,齐说:“不好!遇见了英雄了。”问广太姓什么,三爷说:“弓长万,汪点。”那边的贼人就知是姓张,行三了。(清?燕南居士《永庆升平》第三十三回)
(4)彭连虎叫道:“来者留下万儿,夜闯王府,有何贵干?”柯镇恶冷冷地道:“在下姓柯,我们兄弟七人,江湖上人称江南七怪。” 彭连虎道:“啊,江南七侠,久仰。”(金庸《射雕英雄传》第十一回)
(5)姓白那少年溜滑之极,一见“祝氏三雄”形势不妙,立即冲出大门,出了大门,这才扬声说道:“阁下剑法高明,佩服,佩服!请阁下赐个万儿。” 这是江湖上的术语,留个“万儿”即是报个姓名的意思,要对方报出姓名,乃是准备以后寻仇的。(梁羽生《瀚海雄风 》第三十六回)
(6)明侠把烟袋锅磕磕,冷冷地说:“是朋友就亮个蔓儿把道路闪开,你我井水不犯河水;是冤家就亮青字拼个死活!”(单田芳《童林传》第一六七回)
(7)三个人准备停当,靳忠人让马慢慢拖着辕套走。那边二十几匹人马渐渐靠近了,其中有一个戴着土耳其式水獭绒帽的,看样子是大哥或四梁八柱的人物,在马背上欠了欠身子,开口道:报报迎头,什么蔓?邵越和靳忠人都不是关外人,听不懂绺子的黑话,不知他说什么,两人大眼瞪小眼。倒是乌云听懂了,趴在那里打着颤说,他要咱们报个姓名,问咱们是干什么的。(邓一光《我是太阳》第一部)
以上例证充分显示出“万(蔓)儿”指姓氏或姓名的本来面目。其中“万(蔓)”指姓氏是初始用法,指整个姓名则是连类而及。
“万(蔓)儿”再进一步引申,则为江湖门派等的名号及其相关的名声:
(8)此计大妙。咱哥儿俩立此大功,九江白蛟帮的万儿,从此在江湖上可响得很啦。(金庸《笑傲江湖》二十五 )
(9)长乐帮是近年来江湖上崛起的一个大帮,八九年间闯下了好大的万儿。(金庸《侠客行》第十三章)
(10)二十五年前,辛斗南以一根丈八蛇矛枪、一十八支雁翎箭震慑河南黑道,创下中原镖局,当真是赫赫有名,好大的万儿。(周显《后羿神弓》第一章)
三 江湖隐语称通报姓名来历为“报(道)万(蔓)儿”
“万(蔓)儿”是指姓氏及姓名,上节各例中所谓“赐个万儿”或“亮个蔓儿”等,就是让对方亮出(通报)姓名。这又牵扯到江湖隐语通报姓名的习俗。江湖或武林人士见面,互不知晓对方身份,就要问问对方的“万(蔓)儿” ,实即让对方报上自己的姓名来历,当然有时也包括门派出身在内。但“赐万(蔓)儿”和“亮万(蔓)儿”只是对通报姓名的较为特殊的说法,前者带有客套的口气,后者则带有强硬的口气。而较为通行的中性说法则是“报万(蔓)儿”或“道万(蔓)儿”,有时还要加上量词“个”。例如:
(11)任云秋道:“二位要找总令主,先报个万儿上来,在下自会给你们进去通报。”公孙坤不耐道:“小子,还不快去,噜嗦什么?” 任云秋道:“这是规矩,你们不报万儿,在下如何进去通报?” (东方玉《新月美人刀》第十三章)
(12)仇自春退下一旁,嗯,此刻,一个是青面,一个是黄脸的缺耳仁兄开始报万儿了。“‘青庙鬼’艾少长。”“‘黄庙鬼’艾少福。” 原来,这两位仁兄竟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家双鬼”,他两人的万儿可真是又响又亮,君惟明对这一双昆仲的名头还比较熟悉。(柳残阳《断肠花》第三十三章)
(13)云中鹤眸子里精光四射,瞬也不瞬地盯向尹剑平:“请恕我健忘,朋友你报个万儿吧!”“我姓尹,”尹剑平面若寒冰地道:“云中鹤,你也报上个万儿听听吧!”(萧逸《甘十九妹》三十六)
(14)文胜中拔足飞逃,一面跑一面叫道:“这是六合帮史帮主的东西,你这丫头有胆拿去,可有胆报个万儿么?”( 梁羽生《侠骨丹心》第三十一回)
(15)好,你们三个是哪一门派的人,报个万儿来,只要说得不假,就没你们的事了。”(东方玉《金缕衣》第二十四章)
(16)庆儿忙说:“各位老大别误会,咱们都是自家人哪!” “自家人?” 黄面鬼眨巴眨巴小眼睛,仔细打量着主仆说:“那你就道个蔓儿吧!你是哪个溜子上的?”(单田芳《童林传》第一七一回)
四 江湖隐语称成名或显扬名声为“扬名立万(蔓)
江湖人士报出姓名(蔓儿、万儿)之后,如系名声显赫,其行话叫做“万(蔓)儿响”或“万(蔓)儿亮”。如前面例子所说“他两人的万儿可真是又响又亮”。所以人在江湖行走,先图混碗饭吃,进而就要求出人头地、名声显扬——这在江湖上也有专门术语叫“扬名立万(蔓)”。例如:
(17)虽然你已被逐出本门,但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使的仍是本门剑法。(金庸《笑傲江湖》二十七)
(18)我瞧这一十二路华拳,只须精通一路,便足以扬名立万。(金庸《飞狐外传》第十五章)
(19)如果张纪中不拍《射雕》了,那他们这帮年轻人靠什么扬名立万呀。(《人民日报》2001年8月13日)
(20) 扬名立蔓以及书法界的争斗恩怨若与中国煌煌几千年书法艺术本身比起来都实在太渺小太渺小,小到了我们无心无暇去顾忌它们,让它们扰乱心性。(《中国书法家论坛》2002年12月18日)
“扬名立万”又可说成“创名立万”和“成名立万(蔓)”:
(21) 贝海石道:“帮主奉师父之命,前来投靠司徒帮主,要他提携,在江湖上创名立万。” (金庸《侠客行》十五)
(22)一个身材高瘦的中年书生站了起来,朗声道:“侠客岛主属下厮养,到得中原,亦足以成名立万。”(金庸《侠客行》十九)
(23)他这一挥鞭,跟姚清宇同来的,也都是在武林中成名立万的豪士,也纷纷喝骂着涌了上来,而和这汉子同行的另几匹马,此刻也兜了回头。(古龙《飘香剑雨》第三十四章)
(24)但火箭队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因为姚明在经验、力量与技巧方面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可见要想在NBA中成名立蔓,姚明还需假以时日。(《市场报》2002年10月26日)
由于后来“万”“蔓”多写做“腕”,所以又有“扬名立腕”的写法;有时也单说“扬万”或“扬腕”。例如:
(25)《功夫》以40年代鱼龙混杂的中国广东为背景,周星驰扮演一街头善恶不分的小混混,为扬名立腕欲加入黑帮。(《梧州日报》2003年7月8日)
(26)江南七怪都是一怔。焦木道:“你就算要到江南来扬万立威,又何必败坏我的名头……你……你……到嘉兴府四下里去打听,我焦木和尚岂能做这等歹事?”(金庸《射雕英雄传》第二回)
( 27)到春节晚会剧组里转上一转,已经起到了“扬腕”的作用——只要在审查中露露面,马上就会被地方台请走去录节目。(《齐鲁晚报》2001年2月4日)
(28)后来,我回哈尔滨路经北京时,把这事向侯大娘讲了。侯大娘说:“你侯大爷(候保林)这么做,是有意的,他在为你‘壮腕’、‘扬腕’,扩大你的‘知名度’。”我真要感谢他。(《黑龙江日报》2002年12月2日)
从“万(蔓)”到“腕”既然代表了名声或知名度,“大腕”指名人就容易理解了。
五 “大腕”系由秧蔓义的“蔓”引申嬗变而来
“大腕”既然本可写做“大万”和“大蔓”,那么“腕”“万”“蔓” 三字哪个是本字呢?其实“蔓”字是本字,“万”和“腕”都是借字。三字既可相通假,当然也同音。“蔓”字的口语音念wàn(一般单念要读儿化音),正好与“腕”“万”也同音,是能够互相借用的。
人们感到困惑的是,作为“大腕”之“腕”本字的“蔓”,怎么会成为江湖隐语姓氏的代称?又怎么会演变成当今名人意义的“大腕”?
众所周知,“蔓”本指蔓生植物那种不能直立的长茎(如瓜蔓、藤蔓)。这个字在《说文》中就有了,许慎释曰:“蔓,葛属。”王筠句读:“诸书多以为藤生者之通名。”《广韵?愿韵》:“蔓,瓜蔓。”可见这种意义由来已久了。植物的这种蔓儿或曰蔓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细长而绵延不绝,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常用以比喻长而连贯的事物。比如我国的达斡尔族人睡一种南、北、东(西)相连的三铺炕,叫“蔓子炕”;曲艺界称长篇而连贯的作品为“蔓子活”,各种大鼓、评书都有这种“蔓子活”(短篇则称“段子活”)。而我们的姓正像一条长蔓一样,生生不已,好多姓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同样,江湖或武林的门派师弟相传,也具有一条长蔓的特点。所以,江湖隐语以“蔓”为姓的代称,不过是一种打比方的说法,起初只是临时的修辞手法,久之“蔓”便有了这项比喻引申意义。继续推衍下去,植物的蔓有粗细、长短等为标志的大小之别,那些粗长强壮的当然就是“大蔓儿”;社会上的姓氏宗族也有大小、强弱之别,强大者亦为“大蔓儿”(门派亦复如是)。姓氏或门派是由人组成的,大姓望族以及有名的江湖门派,是因为有名人的缘故,所以名人亦得称“大蔓儿”。报蔓时报出姓按说就可以了,可是一般情况下同姓者太多,姓往往不足以确定具体身份,就需要连带上名字,以及出身来历、门派师承等。但真正有名的人物,只要报上姓名,或者只有一个姓,乃至绰号,对方马上确知其身份了:嚯,大蔓儿!
如此说来,江湖上表姓氏的隐语以及引申出的名人意义,写做这个“蔓”才是正宗,才有理据。但它为什么变成“万”和“腕”了呢?第一,虽然以字记词应尽量体现理据性,即尽量用本字,但是以“蔓”表姓的理据,一般人是不了解的,要不怎么是隐语呢?这就给同音假借开了方便之门。第二,“蔓”和“万”本来就是同音,在《广韵》中,属于同一韵中的同一小韵,即声韵调全同,音“无贩切”,这给它们相假借提供了语音基础。第三,后来“蔓”分化为wàn、màn二音,致使表姓的这个“蔓”一旦脱离了口语环境,就呈现出读音歧异,而写成“万”就可避免这种误读尴尬,这就给“蔓”假借作“万”提供了客观必要性。第四,就使用频率而言,在同读wàn 音的情况下,“万”是个习用字,“蔓”是个冷僻字,这就给“蔓”假借作“万”提供了客观必然性。综合这些因素,在记写江湖上表姓的wàn这个隐语词的时候,“万”字反倒占了上风,清人小说中大多写做“万”,现代作品中也以用“万”为常。至于最终又为什么变成了手腕的“腕”,恐怕又是理据性因素占了上风。因为“大wànr”演变出名人的意义以后,距离原来的理据更远了,无论是写做“万”还是“蔓”,人们都感到与现有意义毫无联系。而“大wànr”所表示的人物,正是具有某种大手腕或曰大本领、大能力的实力人物,这种意义使人们觉得wànr音似乎应该是手腕之“腕”,而“手腕”一词的口语音也正好是儿化形式,于是“大wànr ”一词最终定型为“大腕”。所以,说到底,这个“腕”字也是一个鸠占鹊巢的假借字,其似是而非的所谓“理据”,不过是一种后起的假借义同化而已。
但是,字词的原始理据跟它现实应用的书写规范是两回事,我们探讨一个词的音义来源和造词理据,并不是非要在写法上去复古。比如我们探讨“大腕”的原始形式,就不必去恢复其原来的通俗形式“大万”,更不必去恢复其具有原始理据的形式“大蔓”。字词书写的规范化在讲究理据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大腕”词形就是当今社会共同约定的形式。另外,我们也不必对江湖用语谈虎色变,甚至一说江湖隐语就跟黑社会联系起来,或者欲来个清理门户把“大腕”从普通话语汇中排斥出去,那样将不胜其烦。因为普通话语汇的来源极其复杂,即如过去的“江湖”,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凡具有某种技艺出外谋生,皆谓之走江湖,当今语汇来自江湖用语者,肯定不在少数。而过去的江湖艺人正是今天的文艺工作者,所以“大腕”最先从文艺界用起,就不足为怪了。沧海不择细流乃能成其大,我们民族共同语的语汇正具有吸收和改造古今中外各种词语的博大容量和潜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