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林斯基形象思维理论的内涵是:艺术是对于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用形象来思维。
他是西方美学史上明确地把形象和思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而提出来的人。1838年到1845年,他在七篇论文中都直接谈到过形象思维。1841年在《艺术的概念》中,他才明确地提出:艺术是对于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用形象来思维。
诗用形象思维,不论证真理而只显示真理的论断、可以说抓住了艺术创作的本质特征:形象性。所谓直感的观察,或用形象来思维,都是指形象性。为了突出艺术形象性的本质特征,他把艺术和哲学做了对比。
认为两者都是思维,但艺术依靠一般生活的美丽鬼斧神工的形象,借以唤起人的崇高的感觉,而哲学则依靠对于一般生活法则的透彻的认识达到同一目的。他对比了科学和艺术,并从思维方式上将它们区别开来。
他指出,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的作用的是幻想,而在科学中,则是理智和判断;人们看到,艺术和科学不是同一件东西,却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在内容,而在处理特定内容时所用的方法。
别林斯基形象思维理论的重要性:
别林斯基形象思维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将形象和思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提出来。别林斯基明确地提出了艺术是对于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用形象来思维的定义,这个定义强调了艺术的形象性特征。
并且将形象思维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过程。别林斯基形象思维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本质,即通过形象来表达真理。这个理论强调了艺术作品所呈现的形象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再现,而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将普遍性的真理具体化、形象化。
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这句话出自别林斯基。
别林斯基在他的评论文章《熟悉的陌生人》中提出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典型对于读者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
熟悉的一面是因为典型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投入;陌生的一面是因为典型保持了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能使读者在理解和感受这些典型时保持一种新鲜感和探索欲。
这个论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学作品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即通过塑造典型的角色和情节,使读者既能感到亲切和熟悉,又能体验到新奇和独特的感觉。维·格·别林斯基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者,十九世纪上半期的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家。
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人物塑造手法:
1、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外貌、表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进行描写,以展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经历等。
2、语言描写:通过对话和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和人际关系等。对话能够展示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情感,而独白则能够深入展现人物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3、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动作描写能够将人物的行动和举止具体化,进而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4、心理描写: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情感状态和人格特征等。心理描写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增强读者的代入感。
5、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周围人物或环境来间接表现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达到烘托和突出主要人物的效果。侧面描写的手法包括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借助物象陪衬烘托和借助环境陪衬烘托等。
6、细节描写: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