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原文
《稻草人》原文如下:
一个农民在稻田里寂寞的时候,用稻草编织了一个稻草人。这个稻草人戴着草帽,穿着破衣服,样子很像一个穷苦的农民。农民稻草人陪伴着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寂寞的日子。
有一天,一阵大风把稻草人的帽子吹掉了,他因此结识了一只小鸟。小鸟误会了稻草人是个可怜的人,于是决定帮他找回帽子。在小鸟的帮助下,稻草人终于戴上了帽子。
然而,这阵风也把稻草人的衣服吹走了,他因此结识了另一个朋友——一只蚂蚁。蚂蚁帮助稻草人找到了衣服,并把他送回了稻田。稻草人回到稻田后,农民对他的朋友小鸟和蚂蚁表示感谢。从此,他们四个成为了好朋友,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人物评价:
1、深刻的社会批判:《稻草人》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如贫富差距、官僚腐败、封建迷信等,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2、丰富的人文关怀:叶圣陶先生在《稻草人》中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如故事中的稻草人、燕子、鲤鱼等,他们都代表了社会中受压迫、受剥削的群体。
3、独特的艺术风格:《稻草人》的艺术风格独特,既有民间故事的质朴,又有现代童话的想象力。叶圣陶先生巧妙地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与现代童话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4、深厚的文化底蕴:《稻草人》蕴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这些都是叶圣陶先生创作《稻草人》的重要源泉。
5、广泛的读者群:《稻草人》以其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故事、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值得成年人深思的社会寓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稻草人
叶圣陶《稻草人》全文
稻草人是农夫亲手制作的。他的骨架由细长的竹枝构成,肌肉与皮肤则是由隔年的黄色稻草组成。破旧的竹篮和残损的荷叶可做成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坦无特征,无法辨认鼻子和眼睛的具体位置。他的手中没有手指,却握有一把破旧的扇子——实际上并不能算是握,只是用线将扇柄系在手上而已。他的骨架较长,脚下还有一部分,农夫将这部分插入泥土中,他便整天整夜地站在田地中了。稻草人非常尽职。若与牛相比,牛则显得懒惰多了,有时会躺在地上,抬头仰望天空。若与狗相比,狗则更为顽皮,有时四处奔跑,使得主人不得不四处寻找。他从不觉得厌烦,不像牛那样躺着仰望天空;也从不贪玩,不像狗那样四处奔跑。他静静地守望着田地,手中的扇子轻轻摇动,驱赶那些前来啄食稻穗的小鸟。他不进食,也不睡眠,即使坐下休息片刻也不愿意,总是笔直地站立着。在一个满天繁星的夜晚,他守护着田地,手中的扇子轻轻摇动。新长出的稻穗密密麻麻,星光照耀在上面,有些发亮,宛如覆盖着一层水珠,稍有微风,便沙沙作响。稻草人看着,心中非常高兴。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让他的主人——一个孤独的老妇人——露出笑容。她以前笑过吗?八九年前,她的丈夫去世了。她想起就哭,眼泪至今还不停地流,而且成了习惯,稍有感触就会流泪。她只有一个儿子,母子俩辛苦耕种这块田地,历时三年,才刚把丈夫的丧葬费还清。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去世了。她当时昏了过去,后来就落下了心痛的病根,时常发作。这回只剩她一个人了,年老体衰,没有力气,还得努力耕作,又过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葬费也还清了。可是,接下来的两年闹水灾,稻子都被淹了,不是腐烂就是发芽。她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清。她的脸上布满皱纹,就像风干的橘子,怎么可能露出笑容呢!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健壮,雨水又不多,似乎有望丰收。因此,稻草人为她感到高兴。想到收割的那一天,她看到收割的稻穗又大又饱满,这些都是她的,总算没有白费力气,脸上的皱纹或许会舒展开,露出欣慰满意的笑容吧。如果真有那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容更可爱,更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稻草人正在想象时,一只灰褐色的小蛾飞来。他立刻认出那小蛾是稻子的敌人,也就是主人的敌人。从他的职责考虑,从他对主人的感情考虑,都必须把那小蛾赶走。于是,他手中的扇子摇动起来。然而,扇子的风很微弱,无法让小蛾感到害怕。那小蛾飞了一会儿,落在一片稻叶上,简直像没察觉稻草人在那里驱逐一样。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焦急。可是他的身体像树木一样,牢牢地扎在泥土里,想向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摇动,那小蛾却依然稳稳地歇着。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况,想到主人的眼泪和憔悴的脸,再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不管怎么赶,它就是不动。星星陆续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稻草人仔细查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许多小蛾下的卵。这让他感到无比惊恐,心想祸事真的来了,越害怕越躲不过。可怜的主人,她有的只是模糊的双眼;要告诉她,让她及早看到这个,才能挽救。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碰到身体上,发出啪啪的声音。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老妇人到田里来了。她弯着腰,看看田里的水正合适,不必再从河里车水进来。又看看她种的稻子,全都健壮;摸摸稻穗,沉甸甸的。再看看那稻草人,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啪啪的声音;并且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她看一切事情都很好,就走上田岸,准备回家去搓草绳。
扩展资料:笑亮:《叶圣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茅盾这样评价叶圣陶:你要从他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叶圣陶(1894-1988)。原名历猜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辛亥革命后从事教育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后投身新文学运动,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入商务印书馆。三十年代初改任开明书店编辑。并从事语文教学和教科书的编纂工作。抗战时入川,曾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新中国成立后在出版、教育部门担任领导工作。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隔膜》、《城中》、《未厌集》、《四三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