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什么富饶?
清朝初年,东北作为清廷的后花园一片凄凉,顺治十八年(1661年),奉天(今沈阳)府新府尹张尚贤对奉天全境进行了踏查寻访,一路上他看到:全省只有沈阳、辽阳、海城还稍微有一点州府县治的模样,但辽阳和海城却没有城墙。盖州、凤城、金州,“不过数百人”。铁岭、抚顺只有流放迁徙之人。 为了尽快转变人稀地荒的局面,他写奏折上报朝廷。张尚贤的“盛京形式”之折,曾一时引起轰动。 自顺治元年至康熙六年(1644~1667)的23年间,清廷曾几次颁发条例,奖励移民开垦,以增税赋。顺治十年时,就曾颁布过“辽东招垦令”,即被后来称作的“辽阳垦荒事例”视招垦人数,予以加官晋爵。康熙二年,清廷又颁布了《辽东招民授官令》,规定“辽东招民百名者,不必考试,俱以知县录用”。 正因如此,山东、河北一带遭受黄河水灾的难民,或沿着渤海沿岸的陆路,出山海关北行,进入东北辽河平原;或从胶东半岛海路,渡过渤海,登陆辽东半岛,纷纷举家前往关东逃荒谋生。短短十五年后,仅奉天、锦州两府人丁就增加到1万6千余,较顺治朝增加3倍多。 但“招垦政策”实行不久,即被废止。代之而来的是严厉的“封禁政策”。 康熙六年,康熙帝下诏吏部,废除“招民授官之例”,“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此外还谕令在山海关、喜峰口等九处边门设关卡稽查,对人们出山海关严格限制。之后几年里多次修筑柳条边墙,划关外为禁区。 乾隆帝即位后,不仅因袭了前两朝的封禁政策,而且强化扩大了对东北的封禁。统治者对东北的封禁主要在边外的吉林、黑龙江地区。对边内盛京地区尚网开一面,只是实行限制。 封禁之由 封禁东北,理由众多。究其根本原因,首先是清统治者怕被汉人同化,渐失满人风俗和文化。 乾隆四十二年(1777),皇帝谕令内阁,指出:“东三省为满洲根本地方,诸宜恪守满洲淳朴旧俗,并力挽渐染汉人习气。近见吉林风气亦似盛京,日趋于下,而流民日见加增,致失满洲旧俗。”担心“吉林风气至于如此,若不亟为整顿,则黑龙江亦必渐染汉人习气,所关甚巨”。 清朝因于马背上获得天下,故“善骑射”一向是清廷的骄傲,尚武精神是满清维持统治的基础。入关后,骄奢成风的贵族子弟不再勤于骑射,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加之满汉杂居,汉人习俗、文化渐渐融入满人生活,甚至出现了不会说满语的满人。 乾隆帝认为,盛京、吉林为龙兴之地,若听任流民入关,而与满族杂居,必然会导致满洲民风渐渐不纯。因此,他决定对流民的入境,必须严加禁止。 封禁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东北地区地肥物美,又是清朝的发祥之地。清统治者想将这块土地的资源自享,成为供养八旗的专属之地。再有关东盛产人参,此乃旗人生计所系,流民进山私采,屡禁不止。如此这般,清廷朝廷决定设条例封禁东北。 富饶的东北地区,被清贵族当做私享自用的“自留地”和“后花园”,封禁长达200余年,这就使东北完全落后于其他18行省,及至列强在鸦片战争打来时,东北在懵懂茫然中遭遇世界。其军政、经济及社会体系腐朽坍塌,不堪一击。我们伟大祖国最富饶最美丽的地方是哪里?是外东北,是外兴安岭、
您要问的是伟大祖国最富饶最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吗?东北、外兴安岭。根据查询日历看官网显示:
1、东北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片非常富饶的土地,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方。
2、外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北部,森林和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许多景观,风景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