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底在说什么?
01
引言
该电影是根据一部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3D电影,于2012年上映的,时长127分钟,豆瓣评分高达9.0。导演李安也因此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也许你不曾看过这部电影,但或许你曾看到过电影海报:一人一虎一救艇,飘荡在广阔的深蓝色大海上。
我想,如果这是一个单纯的带有传奇浪漫色彩的冒险故事:印度男孩在海上落难,与老虎为伴,历经艰难,最终得以解救。恐怕影片不会获得如此殊荣。
在唯美的镜头下面,藏着许多细思极恐的隐喻。而正是这些隐喻,表达了许多层次的内容,不断引发着观者们思考、辩论。
你在看该影片的时候,会被那一幅幅奇幻而美丽的难以用语言形容的镜头所震撼到,在影片末尾前你会感到内心的神圣,人与虎的相处会让你觉得美好而欢愉。
总之,是积极的烂漫的奇幻的美好的。
但是如果你还没有看过但是想看这部电影,建议你看的时候关掉弹幕,以及停止阅读此文,可以看完了再过来看哦。
02
电影脉络
电影主线是一位作家了解到派的故事,想向他打听后将其写成小说,派说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就是电影的主要部分,人虎海上落难最终得以生存。第二个故事是简单的口述,没有画面感。
两个故事其实都是同一件事,前一个奇幻,后一个较为真实却残忍。
人们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因为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而我觉得,真相是另一个故事,另一个只有派知道的故事。
影片刚开始,派并没有直接说这个故事,而是介绍了自己的家庭背景、长大经历,关于信仰,关于初恋女友等等。
影片大概过了30多分钟才进入奇幻之旅,有的人说剧情拖沓,但我觉得这些介绍都是恰到好处的,前面的介绍很多都是后面的伏笔。
就像是派的初恋女友说莲花藏在森林里,就像派说他记不清和女友告别的那一天,就像小时候派学游泳,就像派的父亲一只腿瘸了,就像派的妈妈小时候在地上画莲花给他们看等等。
两个故事开头是一样的,在印度的派一家开了动物园,但由于政策原因,他们濒临破产,需要到加拿大开始新的生活,所以一家人买了船票,把动物运到船上。但看似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大船沉底。
03
奇幻之旅
第一个故事是派坐上救生艇,侥幸逃脱。
船上的还有跳下来而摔断腿的斑马,坐在飘在海上的香蕉而来的大猩猩,一只癫狂的猎狗和一只叫理查德·帕克的猛虎,哦,还有一只老鼠。
猎狗很快咬死了斑马,不久也咬死了猩猩,当派危难之时,老虎从布下蹿出来结束了猎狗的狗命,再将攻击方向对准了派。
这时受惊吓的老鼠爬到派身上,派将老鼠扔进了老虎嘴中,并借助木板和救生圈逃到离船不远的海上。
派借助救生艇里储存的粮食以及指南熬过了些许日子,但是派知道,老虎饿极了最后一顿大餐就是自己,所以即使无法驯服老虎,也要试着和老虎共存,派做到了。
当派觉得和老虎都要死的时候,船飘到一座孤岛。派醒来慌忙吃着荒岛上的东西,并他将女友送给他的手链栓在树根上。
如果说前面的事情都很可信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就略显诡秘了。
因为没有人再见过那个荒岛,在那个荒岛上有成千上万的狐獴,深夜降临,理查德·帕克惊吓般的跑到船上,狐獴也都快速的跑到树上。
午夜惊醒,派看见白天的淡水湖变酸,湖中飘起了大量的海洋动物尸体,派看到一朵莲花,打开之后却有一颗牙齿。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食人岛,这也许是多年前和他一样流落至此岛的人的牙齿,他看到了继续留在着里的结局。于是,他选择离开。
最令人争议的镜头是这个岛的整个轮廓是一个躺下的女人。
第二天,派带着一些吃的离开这里,总共漂流了227天,返回陆地被当地人解救,而理查德·帕克连头也没有回的跳入丛林。
04
以假乱真
当派在医院调养的时候,保险公司的人来调查此事。但是对派说的经历表示质疑,首先香蕉不会飘在海上,其次那个荒岛过于荒谬。
于是派说了另一个故事。
猎狗是大船上的厨师,斑马是前面出现的一个佛教徒,大猩猩是派的妈妈,虎就是派自己。
佛教徒摔断了腿,厨师杀并吃了佛教徒。派因为放走了一只乌龟,厨师与派母起了争执,并将派母杀害扔到海里喂鲨鱼。
派心中的恶被激发出来,杀死并吃了厨师,得以生存。虎就是派心中的兽性,所以到了岸上,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派。
这个故事和第一个故事很多地方都是对应的,保险公司的调查人员也几乎相信了。但是第二个故事依然有漏洞。
首先香蕉不会漂浮这个问题派并没有进行修改,其次厨师不会杀了派的母亲之后将其扔到海里,他已经吃了佛教徒,打破了内心的障碍,所以他不会浪费这个“食物”,再者就是那个荒岛。
很多人愿意相信第一个故事,因为第一个故事是美好的,充满人性。
是说一位少年在绝境中不放弃希望,摸索生存之道,他勇敢、坚强、充满智慧。
而他又是幸运的,有一只猛虎为伴,最后还获得解救。
但是第一个故事充满了矛盾和破绽,第二个故事更接近真实。但是却将人的兽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过于残忍,于是人们选择遗忘。
05
未说出的故事
刚看完电影,我整个人有点懵。因为弹幕上总有刁民在谋害朕,说什么老鼠是他女朋友,荒岛是尸体等等,真个过程我看的毛骨悚然而又不知所以然。
之后我上网看了很多影评之类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看了很多版本,结合自己的分析我觉得接下来这个故事更真实也更加残酷。
第一个故事是为了出名,第二个故事是为了保险理赔,第三个未说的故事是为了生存。
派的父亲在登船之前给动物和全家人买了高额保险理赔,沉船事件是派的爸爸用炸弹有意为之,救生艇上是一家四口和派的女友。
本来是打算制造意外事故之后联系妈妈纪(派的叔叔)以获救的,不幸遇到风暴,他们在海上迷失,也无法和妈妈纪取得联系。
派说他记不清和女友分别的时候,因为他们没有告别,女友偷渡,对应着老鼠。
还有就是电影结尾,派已结婚生子,他并没有回去找女友,妻子是另有其人。
而派却把自己的孩子取名为拉维和女友的名字。
拉维激发派心中的恶念,女友救了自己。
就像派自己说的,他要感谢那个让他活下来的虎,他要感谢的其实是自己的兽性。
斑马是派的爸爸,因为派的爸爸腿本来就有一条是瘸的。猎狗是哥哥拉维,母猩猩是母亲,虎是派。
拉维本来就不太信神,小时候怂恿派去偷圣水。
当拉维杀害妈妈后,派心中的兽性被激醒,杀害了拉维并失控杀害了女友。
老鼠受了惊吓不会爬到人身上寻求保护,而是担心受怕的女友想要寻求保护,却被派扔向“老虎”口中。
第二个故事中派说母亲被扔到大海里,但有一个镜头是派捉鱼大口大口吃生鱼肉,之后他望着海底,看到莲花,看到母亲的脸庞。
我觉得那条鱼便代表派的母亲。
而那个人形荒岛,是派的女友。
白天的淡水胡,晚上用酸杀死水中生物,暗喻胃酸消化腐肉。成千上万的狐獴是蛆,所以这些狐獴不怕人也不怕老虎。
当派到岸边,理查德·帕克头也不回的离开,是说派的兽性的消失。
这个故事是我基于别人的说法以及电影细节而来的个人猜想,是更加残酷却更加真实。
从这部电影我看到的是人性与兽性的交融,是关于宗教与信仰的迷茫。
06
人性与兽性
首先咱们聊一聊人性与兽性。
与虎为伴的派经历了不同的心理变化。
刚开始虔诚的信仰神,到兽性被激发,自己的排斥与恐慌再到接受自己的兽性,最后获救兽性消失。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根本就是不确定的。因为它更处决于你所处的环境。
如果你衣食无忧,被人爱着体现出来的自然是善,如果你身处绝境,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兽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在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时候,祖母教导明兰对康姨母不应该赶尽杀绝。
引用的典故是韩信十面埋伏围攻项羽时,总不忘留一个出口,以防他背水一战,这个出口是让项羽看到逃出生天的希望。
所以,不论做什么事情得留有余地。给别人余地的同时就是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赶穷狗入巷,必遭反噬。
泰戈尔说过: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
此外我们要接受自己的多样性,包括兽性。就如《荒原狼》中的哈里,后来发现自己体内其实有千千万万的灵魂。
高尚美好的东西和残暴恶毒的东西融为一体,母姓之爱和父性之爱合二为一,感受到幸福的同时也感受到痛苦。
所有相互对立的东西既在虎视眈眈地瞪着对方,又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依存。
人具有神那样好的一面,也具有像野兽般顽劣的一面,这才是人类的真面目啊。
我们在文明社会里抑制自己的兽性,甚至是消灭。但是“虎”还留在心中,会在某一时刻被唤醒。
所以我认为,一方面我们做事情需要留有余地,以防唤起别人的兽性。一方面要学会接受自己,以防唤起自己的兽性。
07
宗教与信仰
最后咱们聊一下宗教与信仰,这是一个很神秘的领域。
现在很多人推崇科技与理性。就我本人从小接受的教育而言,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没有信仰的宗教。
这部电影很多处都写了神、宗教、信仰。小时候派的迷茫,落难时派看到“神”的惊叹,虎被吓到时派歇斯底里的发问等等。
我想到了《人性的枷锁》中的菲利普,他也是一个瘸子,小时候相信神,就每天虔诚的祈祷神治好他的腿,但是到了他在心里定的那日,他的腿并没有丝毫变化,他失望极了,开始对神产生了怀疑。
我对宗教了解的不多,在看《少年谢尔顿》的时候,他们一家每天吃饭前都会祷告,有几集专门说宗教信仰的。
其实看外国的一些书或影视,很多都会涉及到这方面。
在孩童成长的时候,这个给他们带来许多困惑。包括我自己,我小学同学中有星期天去跟着奶奶去做礼拜的。
有段时间就在我们村,也有一些妇女们聚在一起唱歌做礼拜。
我当时很迷惑,问妈妈我们信什么啊?我妈妈当时就说什么也不信,我是党员,相信科学。
相信科学是理性的,而有宗教信仰也可以是积极的。
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信仰,最终的目的和意义几乎都是相同的,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在困境的人们心中注入一股力量。
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尊重不同人的宗教信仰。
上帝存在与否,这种事情难以下定论,也无法下定论。
信则有,疑则无。
有,则信。无,则尊重。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吃人的故事里,我们如何放弃了道德审判?
看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后,在翻阅豆瓣影评,其中关于电影故事原型的描述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且看对故事原型的两种叙述。
第一种叙述(下面称第一个故事)
第二种叙述(下面称第二个故事)
读完,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前后有什么不同?
关于细思极恐的人吃人,但凡有点是非价值观,势必会感到震惊,难以置信,然后在心里进行道德的谴责和人性的批判。
当然,因为叙述的不同,两个版本的阅读体验,也并不完全相同。(在此,我们暂且认为它们是人物不同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人物行为和心理着墨不多,“三人杀死了孤儿,分食了他的肉”,简单两句话,人性的恶不带一丝遮挡的显露出来。我们在阅读时,势必会骂上几句:“这几人简直坏透了!”坏得无可饶恕,坏得让人深恶痛绝。
同时,从故事的叙事角度看,它所展现出来的,仅仅是一种缺乏人性、缺乏层次、不带良善、不含思考与矛盾的简单事实,简单到只剩下让人不忍面对的冷漠残酷,人内心深处潜藏的兽性展示得光溜溜、赤条条。
第二个故事,同样是血粼粼的人吃人的残忍事实,你依然会强烈感受到不适,想要逃避。但你的评判会稍稍有所改观,他们“经过二次谈论”,“选择杀死虚弱到濒死的孤儿”,且不论中间有多少可能虚构的成分,从几人的这些行为,你看到了他们在决心食人前,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内心挣扎,生的力量、恶的本能、善的意志的矛盾纠结。
同样,从故事的叙述角度来看,只多了那么一点点略带人物纠结与迟疑的情节,人的兽性涌出之前多了一点人性和理性的思考,但同样鲜血淋漓、斑驳陆离,不堪入目,既不内敛、又不朦胧。
下面,我们再看第三个故事——《life of PI》,即《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在此,我们先设定一个前提,即先放弃第一个奇幻美妙的漂流故事的价值导向,而选择第二个“人吃人”的残酷故事作为观照对象,故事以此作为内核——少年PI在海上漂流的极端困境中,杀了厨师,并直接间接吃了厨子、水手,还有母亲,最终存活下来。
在实际生与死的面前,人所面临的几个充满冲突与对立的选择命题:罪恶与良善、人性与兽性、感性与理性,在《少年PI》电影里被无限放大和强化,并做了纵深的延伸。
《少年PI》电影呈现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意义,从内核故事本身出发,最低层:不带一丝遮挡的血粼粼的兽性爆发,杀人吃人;中间层:夹杂着生存的渴望,感性与理性的痛苦折磨;上升层:神性光辉加持,笼罩在具有普世意义的精神支撑的宗教信仰之中。
在此,电影中有几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可以作为对照:厨师、父亲、母亲。正如看到前面第一个原型故事,我们立刻会觉得就是厨师这样穷凶极恶的人做出来的,该无论如何都不值得同情;而第二个原型故事,当你看到PI的父亲,理性科学的受益者,以羊喂虎给少年PI进行教育的激烈行为,你会觉得他完全有可能做出杀人求生的事情;最后,什么都做不出来,宁愿选择死也不会杀人吃人的,只有PI的母亲,宗教的信仰者。
当三者归于一体,就是PI所经历的三种心理历程,只是顺序恰好相反。一开始少年PI信仰三种宗教,是个素食主义者,然后经历海难,与虎(象征内心的兽性与恐惧)斗智斗勇,抛弃素食主义者的信条,吃鱼吃肉,最后内心的兽性战胜一切,吃了厨子、水手和母亲。而最后的最后,少年PI作为这场海难唯一的幸存者,奇迹般的存活下来,不得不说就像受到了神的庇护,经此磨难,少年PI又靠着宗教的信仰得到精神与灵魂的解脱。
如此,人物的形象逐渐立体,行为动机一点点被阐明,灵魂一层层解剖,意义一层层叠加,从兽、到人、再到神,相互融合,相互促成,少年PI不再是一个奇幻漂流中的罪恶食人者,而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群体意象。
也正是因为电影这种超越了简单真实的冷酷故事的直面刻画,放弃单纯的道德谴责,放弃只挖掘人性之恶单一维度,使得这个并不美好的细思极恐的故事一下子变得厚重,使得杀人吃人事件的浮于残酷表象一下子变得内敛,将人物放在宗教信仰的无边境界,原本粗暴的、个体的、凶恶的、偶然的事件一下子变得具有普世的哲学意义。
从观者的角度,电影文本的艺术价值已经达成,由此也为原本血粼粼的行为事实本身裹上了一层模糊的认知隔膜。
除此,在真相被揭开前,在电影里你看到的PI是一个天性良善的少年和沉稳从容的中年,他聪明机智、勇敢坚毅、有爱心、有信仰。
你听着少年PI的讲述,跟随他经历每一个真实、奇幻又惊险刺激的环节,整整227天,在饥肠辘辘中几欲放弃希望,在险象环生的小船上与穷凶极恶的动物/人斗争厮杀,在水与食物一切消失殆尽时一寸寸体验濒临死亡的感觉,又在从天而降得以延续生命的肉食中痛苦纠结……于是,这场奇幻漂流的不仅是少年PI,还有你,你成了整个经历的见证者,甚至精神的参与者。
然后,当少年PI不得不讲出残酷而真实的故事时,你突然惊醒,你有短暂的意识到你被骗了,它原来并不是一个美好的童话。但别急,你发现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如此悲悯且良善,宽容且理解,无论是日本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还是倾听故事的作家,甚至是讲故事的导演,他们对苦难、对残酷、对极端困境里不堪入目的血淋淋都选择了回避与隐藏。
所以,同样“人吃人”的故事。
第一种叙述,展示的是纯粹的恶——你会站在高高的祭台上,对三名吃人者进行无情而冷酷的道德审判;
第二种叙述,在兽性的外面,沾着一点点人性与理性的意味——虽然你还是会痛骂,会批判,但你的内心对他们产生了一点点理解的可能?
如下,是它真实的结局:
根据陪审团认定的事实,法官宣告被告犯有故意杀人罪,驳回他们的紧急避难抗辩。被告被判处绞刑,但在支持起诉的哈考特爵士的建议下,最终被维多利亚女王赦免。于实事,船上的三个人参与谋杀了理查德·帕克,无可辩驳的死罪。然而出于海上的特殊情况,寻求女王的赦免,便巧妙地解决了这一宗公案。
第三种叙述,即少年PI的故事,残酷事实成了夹心糖的心,外面裹着厚厚的理性、人性、神性,裹着第一层少年PI逃避式的重组叙述,现实与梦幻的隐射,再裹上第二层导演精心安排的因果安排、故事第三者的反应与选择,到了最终的接受者——观众这里,体验已完全不同。
让我们重新循着前面的设定,一点点反向解剖:奇幻美好的漂流童话故事,赏心悦目;话锋一转,震惊发现其中隐喻的吃人求生的故事;继而发现,它就是导演的真实,也是人性与现实的真实;不仅如此,你根据细微线索发现被潜藏的惊世骇俗的“食母”(电影中有诸多线索指向,最明显的是女体像的食人岛)。
然而,到这时,你会突然发现甚至忽略: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选择和判断早已发生逆转——你对食人者不再有高高的审判,对立的谴责,反而会像上帝一样,像对待一个孩子一样,理解他、同情他、怜悯他,甚至鼓励他——理解他的一切行为选择,同情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吃人的遭遇,怜悯他为了逃避悲痛残忍经历对精神的折磨,而不得不编造出一个美好童话,鼓励他走出过去,忘掉不堪,去享受美好的生活吧!
在电影最后的两个故事版本里,你的两个选择也同样变得微妙:选择真实的吃人故事,然后用一个成年人冷酷且静默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残忍,不做任何评价;或者干脆选择有老虎的故事,然后和PI一样,和导演营造出的美伦美幻的奇幻故事一样,或者做一个不谙世事的听童话的人,或者在痛苦的意识之后,对困境里残忍的真实,对足以击溃精神的罪恶,选择逃避、忘却、重构。
因为,你心怀良善。
因为,你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因为,你是个正常人,有善、有恶、有兽性、有人性、有或者没有信仰。最终,连你也无法保证,你在如此情景下会作何选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