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历史的深度剖析在纪录片《二战通史》中得以生动呈现,这部作品揭示了战争起因、演变与深远影响。首当其冲的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与绥靖政策,它们揭示了思想与政策如何塑造战争。一战爆发源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法德、俄奥、英德间的复杂关系催生了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战争的残酷性导致了无数生灵涂炭和经济重创,却也推动了民族觉醒与社会变革,如德国的削弱为纳粹崛起埋下伏笔。
在希特勒掌权的背景下,1933年国会纵火案成为转折点。纳粹借机废除《魏玛宪法》中的自由条款,打压政治对手。通过控制议会,纳粹掌握了国家权力,推行种族清洗政策,如犹太人大屠杀,其战争扩张理论成为二战的核心议题。日本侵华和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暴露了绥靖政策的致命漏洞,西班牙内战则预示了未来战争的复杂性。
慕尼黑会议的妥协标志着绥靖政策的顶峰,德国借此强化实力,侵略苏联的脚步加快,联合国的和平机制面临严峻考验。马奇诺防线未能阻止德军,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在二战中显得矛盾。广岛原子弹的投下,和平与纪念公园的建立,标志着战争的结束与反思开始。
纳粹德国未能研发原子弹,战后美国军人大量复员,导致人口增长的显著变化。
英国战后实力削弱,不得不在印度实行“分而治之”,催生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运动。
法国在越南的殖民冲突深化为冷战前的预兆,以色列的独立战争随之而来,历史的车轮加速转动。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成立,本-古里安和魏兹曼分别担纲总理和总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仅援助了西欧重建,也因苏联的缺席,导致受援国面临经济上的困境。
国际联盟的失败催生了联合国,美苏的核武器竞赛与全球争霸,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这些事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二战的复杂历史画卷,每一个节点都揭示了历史的教训与未来的警示。通过《二战通史》的深度解读,我们得以更全面地理解这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战争。
二战通史 1(入侵满洲、希特勒的外交)
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实现,在但在随后的10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定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为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
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起来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这三方力量的互相影响解释了20世纪30年代一再发生的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的原因。
日本侵略满洲
第一个重大的侵略行动是日本作出的。因为它要实现其获取大陆领土这一蕴藏已久的野心。为了利用看上去是不可错过的良机,日本人早些时候已迅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不太费力地接管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和在山东半岛上的特权。不过,他们的全部野心表现在1915年1月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中。这些条款若得到实现,就会把中国改变成日本的保护国。日本远征军在英国和美国军队于1920年撤离西伯利亚后继续留在该地是其大陆野心的又一表现。
日本人的这些愿望多半未得到满足。"二十一条"被成功地抵制了,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国务卿威廉。詹宁斯。布赖恩的警告,他说,美国不会承认任何破坏中国领土完整或违反"门户开放"原则的条约。在巴黎和会上,日本确保住了从前的德属岛屿,但只是作为***托管地而不是作为地道的领地。威尔逊总统拼命反对日本对无可争辩的中国领土山东的要求。作为妥协,日本被准许"暂时"占有这座半岛,但日本退一步承认它的"政策"是在某一日期把这片领土归还中国,"只保留以往一向授与德国的经济特权"。
在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会议上,日本正式放弃了它也许仍怀有的领土野心。与会九国签订了《九国公约》(1922年2月6日),保证中国领土完整,重申"门户开放"原则。在这个会议上,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还签订了《四国公约》(1921年12月31日),通过这一条约,他们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上的权利,通过协商解决今后的一切争端。此外,经过美国的积极调解,日本同意将山东归还给中国并从西伯利亚撤军,这两个诺言于1922年被履行。
在结束了--至少是暂时结束了--对外冒险之后,日本这时把注意力转向国内问题:1923年大地震的善后问题和引发骚动的投票问题。大地震摧毁了东京3/4的地区,造成了16万人的重大伤亡和价值2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投票问题则引起了骚乱和政治动乱,直到1925年接受男性普选制,将选民从300万人增加到1400万人。
最严重的是经济问题,尤其是贫困农民的经济问题。日本同美国一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提供军需品和商船运输大大繁荣起来。1914年至1920间,对外贸易的价值增加了近4倍,即从12亿美元增加到43亿美元。不过,这一繁荣的分布情况很糟,因为经济权力前所未有地集中在所谓的财阀(Zaibatsu;Zai意为富豪,batsu意为集团)手中。
"财阀"是四个以家族为中心组成的大企业(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的通称;这四家大企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控制了日本所有公司资本总额的3/4,拥有日本私人银行全部存款的1/3,全部信托存款的3/4和全部人寿保险单的1/5。
占总人口一半的农民因很高的地租和沉重的债务而穷困不堪。他们中只有7%的家庭拥有5英亩或5英亩以上的土地;平均每户占有的土地不到3英亩。城市工人则遭受着食品价格高,工资低,工会没有自由的痛苦。由于投机商把物价抬得很高,1918年爆发了米粮暴动,使政府必须动用军队来恢复秩序。
工人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降低意味着国内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因此,日本工业主要依靠外国市场销售产品;这种依赖在大萧条时带来了灾难。1929年至1931年间,对外贸易减少了近50%。农民以往依靠养蚕来增补微薄的收入,这时因向萧条中的美国出口的丝织品的数量急剧下降而受到严重伤害。城市工人也相应地遭受着失业的痛苦。
军队领导人和其他拥护扩张领土的人这时能颇有说服力地争辩说,依赖外国市场是使日本陷入困境的根源。日本应征服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的帝国。军方代言人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鼓吹这一学说,但大萧条的破坏这时为他们提供了易起反应的听众,正如希特勒在德国所遇到的情况一样。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道:"英国可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有。……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日本的扩张主义者不仅为经济上的原因所驱使,还对苏联力量的日益增长和蒋介石统一中国的日趋成功感到不安。此外,他们充分意识到当时正引起西方政治家注意的失业情况和其他问题。这些周密的分析思考反映在1931年夏即日本军队侵略满洲前仅6个月时本庄将军提交给军事大臣的备忘录当中:
为了加强我国的地位和力量,有必要立即利用苏联还未完成五年计划和中国尚未成为统一国家的形势,同时还要利用世界经济的困难处境。所有这些因素都必须加以利用,以答道更进一步占领满洲和蒙古的目的,实现最先远征西伯利亚时的积极目标。中国的统一,苏联的存在和美国的入侵远东,所有这些都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田中和本庄都把满洲列为他们扩张主义计划的第一个目标,这并不是偶然的。中国东北角上的这个省份具有两个有利条件:与南京中央政府的联系松散,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铁、煤和辽阔、肥沃的平原。此外,日本已通过过去商定的条约获得了在满洲的某些特权,这些特权可以用来为其侵略行径寻找借口。当日本军方于1931年秋断定入侵时机已成熟时,他们正是这样做的。
1931年9月18日晚,一颗炸弹将日本人控制的、通往沈阳北部地区的南满铁路炸坏了一小段,由于几分钟后一列南去的火车毫无困难地通过了那段铁路,日本人又在以后5天里拒绝让新闻记者前往"事故"--日本人当时审慎地称这一爆炸事件为事故--现场采访,因此,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整个事件是捏造的。
现在,人们才弄清,这件事的确发生过,因为币原喜重郎男爵在1946年6月东京国际战犯法庭上证明了这一点。这位男爵曾于1931年任外交大臣。他承认,当时一些军官筹划了这一事件,他虽设法阻止,但未成功。他的证言可通过驻扎在关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即当时所称的"关东军"立即行动起来时所具备的速度和精确性得到证实。
关东军未经宣战就在24小时内攻占了沈阳和长春,然后呈扇形向四面八方展开。1932年1月下旬对哈尔滨的占领意味着满洲各种有组织的抵抗的结束。1932年3月,胜利者将他们的占领地重新命名为"满洲国"。因需要一个傀儡皇帝,他们便将1911年垮台的满清王朝的幸存者,退位的皇帝溥仪拉了出来,正式任命他为摄政王。
其时,中国政府根据《国联盟约》第11条和《巴黎公约》(《凯洛格-白里安公约》)向国际联盟和美国求助。结果只是一再商讨而没有实际援助。国务卿亨利·史汀生表示"由衷地同情",但拒绝引用《巴黎公约》。国际理事会于9月19日,10月13日和11月16日三次开会讨论满洲的局势。这些会议的特点是表示好意,致以问候,然后又拖拖拉拉,一片混乱。
日内瓦和华盛顿的许多人始终坚信,日本内阁能约束军队,结束危机。11月21日,日本代表团接受了中国人原先提出的成立公正的调查委员会的建议,但委员会成员直到1932年1月14日才被选定,而且他们实际上直到4月21日才抵达沈阳;这时,满洲已编成了满洲国。
1932年1月6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所谓的"史汀生主义",它规定,凡有损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违背"门户开放"政策的条约,凡使用违反《巴黎公约》的手段而造成的条约,美国一概不予承认。这一规定几乎没有产生实际效果,因为日本军队只对优势力量起反应,而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得可以勇敢地与在远东的日本相对抗。
此外所有的西方政府都为紧迫的国内问题所烦扰。例如,胡佛总统就面临着国民选举和大萧条两大问题;大萧条当时正严重到极点。因此,他希望"摆脱"国际纠纷,全力以赴解决国内问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此期间,国际联盟调查团即李顿调查团已在团长李顿勋爵的领导下,在日本、中国和满洲收集证据,他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为了避免冒犯日本人,措辞很谨慎。他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但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相反,这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方案:承认日本人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
回想起来,满洲事件作为对国际联盟和旨在维护现状的整个外交结构--《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的协定和《巴黎公约》--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是很惹人注意的,日本毫不费力就获得了大片富饶的新领地,这对意大利和德国的修正主义领导人并不是不起作用的;满洲事件引起了一连串的侵略,这些冒险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 外交上对希特勒的反应
日本人征服满洲是对远东现状的野蛮挑战,但是,更令人不安的是希特勒对欧洲现状的威胁。在此之前,法国联盟体系几乎是毫不费力地统治着欧洲大陆。墨索里尼曾试图组织反对集团,但是,他与下等修正主义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签订的协约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同样,苏联被"封锁线"切断了同外界的联系,而且,不管怎样,它只埋头于"在一国中建设社会主义"。只有德国呆在一旁,这个国家在接受《洛迦诺条约》和加入国联时,已在斯特莱斯曼的领导下与战时的帝国讲和。
1933年,当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时,这种令人欣慰的形势被急剧地改变了。这位纳粹党领导人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为德国人要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引自《我的奋斗》(1924年版)中的以下几段话,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和目标,在以后几年中,他一直不断地、没有重大改变地重提这些思想和目标:
〗
……如今不能靠强烈的抗议,而要靠一把巨大的剑,使被蹂躏的地区回到共同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锻造这把剑是一个国家内部政治领导人的任务;维护锻剑工作和寻找战友则是外交领导人的职责。……
恢复1914年时的边界的要求在政治上是十分荒唐的,其荒唐的程度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使提出这一要求就像是在犯罪一样……德意志帝国1914年时的边界是根本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实际上,这些边界从包括日尔曼民族的人民的意义上说,是不完整的,从地理军事是否合宜的角度而言,也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我们国社党人自觉地……关注我们600年前放弃的领土。我们不允许德国人继续不断地向南方和西方迁徙,要把注意力转向东方领土。如果我们今天谈到欧洲领土,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只是俄国及其边境上的仆从国……新德意志帝国必须再次使自己沿着过去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前进,用德意志的剑为日尔曼人获得耕地,为这个民族获得每日食粮。
几乎一点也不奇怪,当这几段话的作者成为德国的主人时,外交上立即有了反响,首先是几年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的小协约国开始恢复元气。1933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建立了由三国外交部长组成的常设委员会,来促使其外交政策的协调和执行,同样,这年春天,法国外交部长巴尔都周游了小协约国各国首都及华沙,加强了法国与其东欧盟国的联系。
甚至连后来同希特勒结成"罗马-柏林轴心"的墨索里尼,一开始也强烈反对他的这位独裁伙伴。由于许多德意志少数民族在南蒂罗尔,墨索里尼对以"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为口号的扩张主义的纳粹政权感到不安。因此1933年7月15日,他主动与英、法、德缔结了《四国公约》。公约重申,签约国必须坚持《国际盟约》、《洛迦诺条约》和《凯洛格-白里安条约》,未经四国同意,不得对《凡尔赛和约》作任何改动。
这一做法证明是无效的,因为希特勒一再违反这些诺言--甚至无视与他一同签约的国家。1933年10月,他宣布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虽然他没有立即透露其重整军备的计划,但这一计划的存在--如果不是就其进度和规模而言--已普遍地为人们所知道。
这些发展促使土耳其、希腊、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组成另一个地方性集团,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拥有相当多的德意志少数民族。1934年2月9日四国签订了《巴尔干公约》,公约规定四国相互合作,共同维护东南欧的现状。
比巴尔干协约国的组成更值得注意的是苏联的对外政策这时有了根本的改变。传统上,苏联领导人认为国联是掠夺成性的各帝国主义强国保持一致的组织。但是1933年12月,当美国记者沃尔特。格兰蒂问苏联对国联是否始终持否定态度时,斯大林答道:
"不,并非始终,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持否定态度。你们可能不十分理解我们的观点。尽管德国和日本都退出了国联--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国联也许仍然多少能起制止或阻止军事行动爆发的作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要我们不顾国联的严重缺点而支持国联,并不是不可能的。
这段话反应了苏联政府对希特勒的出现极为担心。由于这种担心,苏联人这时认为,国联是一种组织共同抵抗,以挡住纳粹先发制人的侵略的可能的工具。这一新态度得到了法国外交部长巴尔都的鼓励。巴尔都在国内问题上是保守派,在外交事务方面,他的简单的,始终如一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强大到可以劝阻希特勒不从事扩张主义冒险活动的联盟。除了巩固法国、小协约国和波兰之间的关系外,巴尔都这时还力图使苏联加入维护现状集团。基本上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国际联盟才邀请苏联加入它的行列,而苏联也于1934年9月19日接受了这一邀请。
第二个月,一个刺客在马赛枪杀了巴尔都和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这是欧洲外交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巴尔都的继承者们奉行的是一种比较错误的,自相矛盾的对德政策。皮埃尔·赖伐尔尤其如此。他的阴谋诡计曾使罗马尼亚外交部长尼古拉·蒂图列斯库破口大骂:"赖伐尔这头猪。"
颇为典型的例子是1935年1月7日,赖伐尔和墨索里尼达成的和解协定,在这个协定中,双方同意,如果希特勒采取行动,他们就一起对付;他们还解决了有关其非洲领地的各种争端。法国将一些与意大利殖民地利比亚和厄立特里亚接壤的荒凉地区割让给意大利,墨索里尼则放弃了对拥有许多意大利居民的突尼斯的要求。不过,有关埃塞俄比亚的口头协议导致了很大的争议:墨索里尼声称,他得到了在那个国家行动完全自由的许诺,而赖伐尔坚持认为,这个协定仅限于经济事务方面。
安东尼·艾登断定:"这一口头协定的真实内容人们将永远无法知道。……这两位诡辩能手……在赖伐尔垮台后还会继续争论。……了解了他们的解释后,我本人的看法是,赖伐尔当时把话说得十分模棱两可,给了墨索里尼利用他这种暖昧态度的机会。无疑,这位领袖得到了最坏的书面协定和最好的口头许诺。
两个月后,也就是1935年3月16日,德国正式背弃了《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条款,再次提出征兵,并宣布德国军队将增加到36个师。英、法、意在4月11日的斯特雷萨会议上作出了反应,他们一致同意共同行动,反对德国的威胁。
事实证明,这一"斯特雷萨防线"与两年前的《四国公约》一样无用。各签约国很快就开始自行其是:意大利忙于准备入侵埃塞俄比亚;英国于6月18日的与德国签订了一份单独的海军协定,允许德国建立起一支相当于英国海军力量的35%的海军;法国于5月2日与苏联缔结了一份为期5年的同盟条约,双方同意,如果一方遭到无端的攻击,另一方将予以援助。捷克斯洛伐克于5月16日与苏联签订了类似的条约,不过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援助取决于按照1924年的同盟条约也必须提供援助的法国。
总之,在希特勒掌权的刺激下,两年内出现了好几个旨在阻止这位"元首"的任何侵略行径的新的外交集团--巴尔干协约国、复活的小协约国、法苏同盟和捷苏同盟。但是,在这些外交集团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例如《英德海军协定》就引起了巴黎的不满,1934年1月签订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也没得到巴黎的赏识。令人捉摸不定的赖伐尔根本不信任他的苏联盟国,宁愿自己私下另外做交易。随着埃塞俄比亚危机的爆发,这些分歧成为彻底破坏国际联盟和战后整个外交结构的日益豁开的缺口。
二战通史(2)
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3日,墨索里尼的军团侵入了独立的非洲王国埃塞俄比亚。促成这一赤裸裸的侵略的因素有好几个,一个因素是法西斯主义者为扩展疆土而颂扬扩展疆土。墨索里尼宣称:"帝国的发展是生命力的主要表现,反之则是衰退的表示。"对帝国鼎盛的这种热望,因回想起1896年在阿杜瓦的失败--当时,一支25000人的意大利军队惨败于部落民族之手--而得到加强。
大萧条的影响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因为意大利的失业人数从1926年的11万上升到1931年的73万人,进而上升到1933年100多万人,从而导致了这样一种通常的理论解释,即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意大利人对这一点特别热心,因为英国和法国已获得非洲所有上等领地,留给意大利人的只有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的多沙的荒地。
当时,一位意大利工程师表达了这种扩张的决心,他抱怨说在厄立特里亚找不到黄金。"但在阿比西尼亚",他又说,"却还有铂白金,付很少的代价就可以找到它们。但是,它们都被埋藏在地底下。人们除了在阳光下游荡,其他什么事都不做。当你真正地观察到这一点时,如果你还认为,一个民族可以因十足的惰性而对无数的财富实行禁运,而其他民族却必须在贫瘠的土地上与各种自然力作斗争,那将是不道德的。"
墨索里尼拿定注意就立即决定行动,因为他认为当时的外交形势对他很有利。他认为赖伐尔已给他开了绿灯,并以为来自其他地区的反对不会坚决到足以阻止他的地步--这一设想证明是完全有道理的。
意大利发动侵略的借口使人联想起日本人在满洲制造的事件。1934年12月5日,埃塞俄比亚军队与意大利军队在靠近意属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边境地区的瓦尔瓦尔发生了冲突。海尔·赛拉西皇帝提出,把瓦尔瓦尔是在意大利领土上还是在埃塞俄比亚领土上这一问题交给仲裁委员会来解决。墨索里尼拒绝接受这一提议,相反,在公开准备入侵的同时提出了种种要求。
1935年9月11日,英国外交大臣塞缪尔·霍尔爵士在国联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在演讲中他保证,英国将支持反侵略的行动,依照国联明确规定的义务,为了共同维护真个《盟约》,尤其是为了共同坚定地抵抗所有无端的侵略,国联将站在反侵略的一边。……正如一位代表所说的那样,这篇演讲是"国联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页"。但是,霍尔似乎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即将投票选举的英国选民身上,因为他以后的行为不是在支持而是在破坏"共同抵抗无端的侵略"。
在意大利人开始侵略的一个多星期后,国联理事会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国联大会根据盟约第16条投票赞成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这些制裁于1935年11月18日正式生效,它包括禁止给意大利人以武器、贷款和原料,但并不包括主要原料--石油、煤、铁和钢等。尽管有这样的局限。这些制裁仍然是阻止意大利前进的重要开端。而且,世界舆论也以压倒之势反对墨索里尼的侵略。埃塞俄比亚人在顽强地进行抵抗,不过意大利人最初很难向前推进,不是由于其对手的战斗力,而是由于几乎完全没有道路。
此时,狡猾的赖伐尔滥用了阻止意大利人前进的小小机会。1935年12月初,他说服霍尔接受了一个计划。根据这个计划,意大利将彻底地获得大约半个埃塞俄比亚,并将控制余下的半个埃塞俄比亚,把它作为"经济扩张和拓居的地区"。这两位谈判者都同意对这一计划进行保密,直到将它提交给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和国际联盟这些有关方面为止。不过,赖伐尔预料这一计划会在英国遇到麻烦,因此,他同意让法国新闻界开始注意到这一计划。使他吃惊的是,有关这一秘密协议的消息,在伦敦和巴黎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愤怒。霍尔被迫辞职,由安东尼·艾登继任外交大臣。第二个月,赖伐尔在受到议院的痛击之后也不得不辞职。
这种情况一时看来像是那些支持国联反侵略的人的一场重大胜利,但根本的争端仍然存在,这就是要不要通过禁运主要原料,尤其是石油来使经济制裁有效。艾登赞成这样做,但新上任的法国外交部长皮埃尔·弗朗丹则故意拖延。艾登说:"弗朗丹的态度和赖伐尔的态度很难区别,只是显得更巧妙,更始终如一而已。"弗朗丹的主要论点是,如果投票通过石油制裁,墨索里尼就会退出国联;他坚持认为应设法达成另一种解决办法。由于英国内阁未能团结一致,支持艾登,弗朗丹能独行其是,有效的制裁从未得到实施。这种决定的意义从希特勒的译员保罗·施密特博士所透露的下面这段话中可看得很清楚:
1938年,慕尼黑会议前夕,墨索里尼承认,国际联盟差一点靠集体安全体系成功地制止侵略。"如果国联当初遵照艾登的意见处理阿比西尼亚争端",他对希特勒说,"并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么我会不得不在一星期那撤出阿比西尼亚。那对我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灾难。"
随着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占领莱茵,任何余留的实行有效制裁的希望均成为泡影。占领莱茵这一重大行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使英国和法国政府更易感受到德国的威胁,也更下定决心去安抚墨索里尼,以便让他站在他们一边,并留在国际联盟内。因此,国联理事会于1936年4月20日投票决定,继续实行不包括石油在内的经济制裁,从而招致了这时几乎仅凭着勇气与意大利作战的埃塞俄比亚的灭亡。
墨索里尼决心排除出现第二个阿杜瓦惨败的任何可能性,他准备了一支25万人的军队,这些军队加上非洲的援军和劳工队伍共达40万人。这支军队装备着难以对付的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和飞机,相形之下,埃塞俄比亚军队不到30万人,且几乎所有人的装备都比意大利非战斗人员的装备差。
与缺乏坦克、飞机和重型大炮同样严重的是埃塞俄比亚领导人的水平低得惊人。摩洛哥里夫人的胜利已证明用游击战术来对付装备优良的欧洲军队是十分有效的,但埃塞俄比亚部族首领以其自取灭亡的傲慢和无知藐视游击战,以为它毫无价值,有失身份。相反,他们企图进行阵地战,结果遭到了无情的炮击、轰炸,甚至还遭到了芥子气的喷洒。
在经过一场长达7个月的战役之后,巴多里奥元帅于1936年5月5日耀武扬威地进入亚的斯亚贝巴。同一天,墨索里尼宣布“罗马和平,他体现在‘埃塞俄比亚是意大利的’这一简单的,不可改变的,明确的短语中”。四天后,意大利国王接受了“埃塞俄比亚皇帝”的称号。于是,在牺牲了3000人和损失了10亿美元之后,墨索里尼赢得了一个拥有35万平方哩土地,1000万人口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帝国。
就欧洲和世界其余地区而言,埃塞俄比亚事件的意义在于它削弱了国际联盟。许多小国家如希腊,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危机期间曾忠实地支持国联,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但它们得到的唯一报偿却是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失,并使自己受到获胜的“领袖”的惩罚。显而易见的教训是,要是西方主要强国懦弱胆小,集体安全便是圈套和欺骗。因此,小国从此以后背弃国际联盟,奉行一条四散溃逃的政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联的牺牲并未使意大利站到西方列强一边反对德国,而这曾是那些坚持要安抚墨索里尼的国家的最大目标。
抚慰收到了恰恰相反的效果,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对他们在埃塞俄比亚和莱茵区所取得的惊人胜利印象很深,最终结果不是纳粹德国的孤立,而是“罗马—柏林轴心”的形成。
罗马—柏林轴心
在埃塞俄比亚危机初期,希特勒采取观望的政策。如果墨索里尼失败,希特勒就少了一位中欧的对手;如果他获胜,集体安全体系就会遭到破坏,希特勒的“生存空间”计划就会相应地得到加强。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戏剧性地结束了这种消极政策,派遣一支35000人的军队长驱直入莱茵,《凡尔赛和约》已规定,德国不得在莱茵河左岸,也不得在右岸50公里地带拥有防御工事或军队。
希特勒违背这一规定的做法是一次最具战略意义的行动:法国联盟体系以法国军队易进入中欧为基础;随着莱茵的被重新占领和立即动工的齐格菲防线防御工事的建立,法国不再易进入中欧。法国被切断了与其盟国的联系,而德国的力量却大大增加,因为它的命脉不再因非军事化的莱茵而处于易受伤害的境地。总之,希特勒对莱茵的突然行动意味着彻底打破了欧洲军事和外交上的势力平衡。
法国不能对这一重大挑战作出适当的反应。因为这个国家当时正准备大选,而且是由一个临时的内阁在执政。总理萨罗和外交部长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