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会严格的要求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我只是不喜欢把竞争看的很重。”当那个学霸小姑娘在PE class上扔铅球总也扔不好的时候,她哭着说道。
以这个例子开个头,像这样的对中国教育的不适应在几乎所有的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发生着,不如说是一群内心对各种事物的感受都还比较纯洁的孩子,被迫面对以最终结果为唯一目的和以成功与否为价值尺度的教育时,所作出的本能的抵触反应。
就像片里科学老师说的那样,中国的孩子也会喜欢pop music,无论好与坏,我们每个人的天性都是一样的,一个婴儿出生在中国和出生在英国并不会有什么不同。我们天生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自由、快乐、友谊、欢笑等等,我们痛恨竞争,我们痛恨比较。
尤其是当我们并不擅长这么做的时候。然而不同的是,中国和英国不同的是,就像教中文的老师说的“英国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让所有的学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所以他们可以尽可能的延长自己的以兴趣为驱动的学习方法。
尽可能的延长他们对事物本身那种纯粹的追求,慢慢的,这种延长会融入进他们的血液,变成他们一生的价值观。
而在国内,对于很多人来说大概小学的结束就意味着童年的再见,就意味着不再拥有对知识那么纯粹的追求,每个人,无论学习好与坏,无论是否热爱所学的学科,都会再潜意识中将取得好成绩考入好大学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
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一位美国某著名大学教授说过的话”搞科学研究就是那些有钱人整天闲的没事才会去干的事情“,原话怎样我忘了,大概意思就是他只鼓励并且也坚信只有那些物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的人才能做出真正的学问。
我相信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大多数要在中国这个国家生存下去的人来说,解决自己的物质生活问题才是最主要的,马斯洛金字塔的底层都没有满足,而我们为了生存,不可避免的就会去竞争,而这些又不可避免的导致着我们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焦虑、急躁、虚荣等等。
我们应当正视我们生活中终究无法回避的问题,只不过,是以成长之名,或者说,以生存之名,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The art of survival is a story that never ends.生活的艺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故事,努力、奋斗和拼搏并非他的全部。
我们要有目标,要有追求,不过不要是那些世俗的东西,而是一种我们永远也达不到的境界:友谊,爱情,快乐等等。
要知道,生活不单单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花。总有一种方式,能让我们更爱现在的生活。
2015年8月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晚间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讲述5名中国教师用中国式教学法在英执教,引发老师和学生之间互不适应。纪录片播出之前,媒体披露的内容已经点燃舆论,一场关于中西方文化冲突和教育方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在英国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