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兔儿爷老骑着一只老虎是因为民间根据传说捏出的造型样式。
兔儿爷的历史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京城地区爆发了一场大瘟疫。身居广寒宫的嫦娥目睹百姓的苦难,心中不忍,便派玉兔下凡为百姓祛灾除病。玉兔下界之后,担心自己的相貌惊吓到百姓,便幻化成了人形。玉兔为了更快治好所有的病人,在各地不停地奔波着。
有一次,玉兔忙中出错,显露出了长长的耳朵和兔子的面相,而且百姓们意外地发现月亮上终日捣药的玉兔不见了。大家终于明白,原来这位兔面人身的郎中就嫦娥派下来的玉兔,玉兔为百姓消除瘟疫后,回到了月宫。
人们为了感激玉兔的恩德,便尊称其为“兔儿爷”。从此,兔儿爷成为一位祛灾除病的神灵。后来,人们便根据玉兔的传说,用泥巴塑成各式各样的兔儿爷。每逢中秋节,京城百姓都要设供祭拜兔儿爷。后又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兔儿爷被逐渐人格化:兔首人身,手持玉杵。
此后,还有些巧手艺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塑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老虎、狮子、象等猛兽,有的则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
兔儿爷寓意
兔儿爷寓意平安和吉祥。“兔儿爷”又称“兔子王”,是过去北京、山东等地民间过中秋节时供奉的一种神偶。传说,兔儿爷能够赐给人们平安和吉祥。
在明代时,老北京人就已经有了自家请兔儿爷供奉,以及给亲朋好友送兔儿爷的习俗。请兔儿爷,就是请平安;送兔儿爷,就是送福,送吉祥。
过去,老北京每户家庭都要设坛拜月,供“月光码儿”, 即印有“太阴星君”及玉兔捣药的纸像。其中,玉兔捣药的形象是月光码儿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邓云乡先生在《增补燕京乡土记》一书中对兔儿爷的由来有一番推断:“我常常想,历史上有许多不知名的创造家,都很值得人佩服,是谁别具慧心,创造出这么好玩的兔儿爷呢?它的来源似难详考,但在明代就有了。明人纪坤《花王阁榺稿》记云:‘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帝京景物略》的记载有‘月光纸’,上面‘缋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偏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尺,大者丈,工致者金碧缤纷’。我想最早创造做泥人兔儿爷的,大概就是照这‘月光纸’上的像塑的。这自然会大受孩子大人的欢迎,因而越造越精,越流传越久,就演变成为历史风俗。”可见邓云乡先生认为兔儿爷的形象是从当时的月光码图案中玉兔捣药形象上借鉴的。而且可以看出在明代,兔儿爷便已经是衣冠距坐的形象了,但依旧难脱兔形。
清代也多有人记述兔儿爷,清末徐柯 (1869~1928),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有对兔儿爷的描述:“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文中只是提到兔儿爷的形象是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到底这是什么样子那?再来看翁偶虹先生在《北京话旧》有一段描述“最早的兔爷,只是仿照‘月亮马儿’上的玉兔形象,白垩其身,人立环臂,臂有提线,牵线则双臂上下移动,形如捣药。”巧的是,文中所描述的形象与如今山东的兔子王非常相似。
为什么现如今北京兔儿爷的形象大多是身穿铠甲的呢?《北京话旧》一书中提到过一则故事,据说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有两个看守太庙的旗籍差役,失名而存姓,一个叫“讷子”,一个叫“塔子”,借供职轻闲之便,用太庙里的黏土,融制胶泥,仿照戏曲里的扎靠扮相,塑制成金甲红袍的兔儿爷,利市三倍。”可以看出至少从清光绪年开始,北京兔儿爷出现了金盔金甲的新形象。1906年出版的《燕京岁时记》中对兔儿爷形象的描述可以为这一传说提供佐证。
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详细记载了当时兔儿爷摊子,云:“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可以看出这时的兔儿爷已经是着甲胄带纛旗的形象了。
其后兔儿爷的形象不断丰富。七七事变之后江宁夏仁虎老先生《旧京秋词》道:“银枪金甲巧装排,扑朔迷离总费猜,泥塑纸糊儿戏物,西风抬举上高台。”诗后自注道:“中秋儿童玩具曰兔儿爷,其雌者曰兔儿奶奶,识者所嗤,然愚民或高供以祈福焉。”可见,身披铠甲已经成为兔儿爷的一大特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兔儿爷都穿铠甲,其它形象的也有发展。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对兔儿爷有一番细致的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可见随着社会的变化,北京的兔儿爷是越来越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