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耳窿”,是放高利贷者的俗称。
大耳窿内容以高利贷为主,主要讲述非法放贷活动的运作过程、放贷情况,甚至还深入详谈大耳窿集团的职位之分,以及环绕在借放贷者之间恩怨的真实情况。
「大耳窿」放贵利有「9出13归」的习惯,就是借钱10,000元,只能得到9000元,但还款时却要支付13,000元。而且,高利贷的利息是逐日起 「钉」(利息),以复息计算,此谓之「钉加钉,利叠利」。往往借几百元,过了1年半载才还,连本带利可能要还几万。
大耳窿由来:
昔日粤省、港、澳,主要在街市放数,街市档口无论肉贩、菜贩,遇有输钱赌徒,或周转不灵者,便向有三合会背境的地区性黑社会「大耳窿」集团借钱,正所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债务人在街市谋生,每日要做生意,不怕逃跑,乃常借得款。
昔日钱银交易,大数目多数用 「大头」(银元),小数目为「铜板」(铜钱),高利贷者收数后,多数将银元、铜钱之类塞在耳窿,年久月深,久而久之把耳窿也撑大, 故称为「大耳窿」。
在粤语中,“大耳窿”这个词语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些债主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如高利贷等。这些债主往往会利用债务人的困境,收取高额的利息和费用,使得债务人陷入更深的困境。因此,“大耳窿”在粤语中不仅是一个描述债主的词语,还带有对社会不公正和经济不平等的批判。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大耳窿”这个词语在现代粤语中的使用已经逐渐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高利贷等不正当手段受到了限制和打击,而“大耳窿”这个词语也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用语。
总的来说,“大耳窿”在粤语中是一个具有描述性和贬义含义的词语,用于形容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的债主。虽然这个词语在现代粤语中的使用已经减少,但它仍然保留着对社会不公正和经济不平等的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