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一部日本悬疑电影《22年后的自白》,这部主打悬疑的电影最好的反而不是“谁是凶手”的迷局,整个布局对于看多了悬疑类型的观众来说应该不难推断,但本片好的地方在于找对了诉讼时效这个全片最重要的背景设定,因为时效过期全片压抑一直萦绕的气氛营造的恰如其分,其次是对大众媒体的渲染,犯罪明星的荒诞设计可以说是布局设计中最好的一笔,最后在导演方面,导演对画幅变化的准确设计也是一大优点,用来区分时间不同和媒介不同,除了这些优点,这还是一部日剧感比较重的电影。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22年后的自白》比韩国版的《我是杀人犯》更好看。韩国版的明星作秀和打戏太抢戏。日本版的故事衔接和结局都好很多,日版完美避开了韩版所有追车动作场景,剧情更合理细致,受害者6人加入了刑警上司,刑警女友变妹妹,假扮并执意要杀死凶手也换成了妹妹未婚夫,同样的BUG都是脸过于年轻。就是典型的反转再反转的拍法,身边的人才最危险,已经不稀奇了,能够将气氛做到十足,就成功了九成。
今年日版的《22年后的自白:我是杀人犯》,翻拍的很有人情味,故事起承转合基本在逻辑范围内,作为推理片值得一看,藤原龙也、仲村亨、伊藤英明、岩松了这些演员都是正常发挥,伊藤英明的演技常常很容易因为颜值而被忽略,其实他每次都是不动声色地演什么像什么,这次的警官角色也是如此,看妹妹录像那一幕的情绪拿捏很到位。饼哥顶着牛郎造型继续朝演技派发展。没看过韩版,也无意比较,单从电影本身来说,是近期很好看的邦画。前半部分的节奏特别抓人,可惜到了后面有点泄气。
主角一开头就承认自己是罪犯,很好奇117分钟的电影要怎么发展下去,过程很吸引人,紧张刺激过瘾。猜到会有反转,虽然结局没有中途好看,但整体氛围,气氛营造都无可挑剔,很早就猜到真凶不是某某。亮点是有野村周平和伊藤英明的颜值担当,还有导演好像是很爱动用上百群演制造大场面。缺点是凡是夏帆的段落就都是一堆没信息量的废话,还给她各种长镜头,估计是为了照顾男性粉丝。
比韩版丰沛得多,加了两环反转,对真凶的作案动机也有细致地挖掘。事实上,确实日本更适合操持这个题材,那边成为畅销作家的杀人犯是存在的,甚至靠这个吃一辈子。邪恶偶像的崛起,是人性中最微妙的部分,也是社会扭曲程度造就的。虽然反转都提前猜到了,却不自觉地被带着走,卡司之间的飙戏让故事更稳更引人入胜,相比之下,野村周平就逊色了,龙星凉反而融得很自然,也许是角色戏份的原因。为伊藤英明跟饼哥打call,角色太适合,也帅到过分!黑屏后的彩蛋是否多余,因人而异。
整体感觉就是,日本的悬疑片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相对于韩国悬疑电影)。在东京站看到过巨型海报。伊藤英明饰演的正义角色让我想到他在恶之教典里中高智商变态角色,果然他这张脸还是适合邪恶。作为一起连环杀人案,导演给的线索有点太刻意,看悬疑只有让观众被骗到又不让人觉得故作高深才会精彩。杀人犯的心理有深挖的意向,也是充分利用了这一个题材,让涉案的人物都比较鲜活,容易理解。
总之,翻拍水平之高,日本特色之纯,令人叫绝。加入地震、冲突地区战地记者等元素,更加日式,对人性的处理更厚。唯一bug是进入凶手的地下室太容易了,且破案仍靠只有凶手才知道的细节这点,略显老套而无力。《22年后的自白》用细腻的文戏对白代替原作里大动作场面的追车,以及把真凶的设定和对角色塑造埋下的伏笔,大概是改编最成功的地方。饼哥除了发型丑爆之外,走心演技一如既往地无可挑剔,推理过程也很烧脑,热血地复仇故事永远看不腻。
《22年后的自白》不能延续日本悬疑片一贯的高口碑。但这部日本悬疑片电影在演员表演上,剧情改编上,悬疑感的整体处理上,绝对算得上合格偏优秀的作品。
众所周知,亚洲悬疑推理文化,不管文学,动漫画,再到影视剧,日本绝对是亚洲悬疑推理的老大哥,与英国在欧美悬疑推理文化中的地位相当。
日本生产大量悬疑推理的经典作品,比如世界级别的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
《白夜行》就中国没有翻拍了,《嫌疑人x的献身》,日本,韩国,中国都有翻拍过。
与之相反,中国韩国的悬疑推理作品,日本翻拍的数量就比较少了。像韩国翻拍了《全民目击》《毒战》等。
但日本翻拍的中国电影,可能除了最知名的港片《无间道》之外,其它翻拍数量很少。
那么,为什么要说这个呢?
那就是日本这部《22年后的自白》,翻拍自韩国悬疑片《我是杀人犯》。
韩国已经成为继日本后,亚洲另一大犯罪悬疑片的产出大国。日本这次翻拍的韩国悬疑片,虽然并不是韩国最经典的悬疑片,但确实也是部精彩作品。
但韩国那部《我是杀人犯》,原作上有一定的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这部电影本身并不是悬疑推理为主,而是韩国擅长的悬疑推理为框架,主要反应现实社会,人性黑暗的反讽故事。
如果要概括一下的话:韩版《我是杀人犯》连环杀人犯李斗石在十几年后,在现在突然出现,但因为长相英俊帅气,出版一本书《我是杀人犯》,不但卖得脱销了,而且还成为社会上众多人的喜欢和崇拜。
所以说,整部电影悬疑感和推理感,实际上是相当弱的,韩版主要就是讽刺人性。
日本翻拍这部电影,可能也是看到这讽刺现实的一面吧。但日本式推理的静态压抑,翻拍癫狂的韩版,只能说将韩版的缺点给放大了。
韩国因为语言文化的原因,悬疑推理片表现往往残忍血腥,再伴随韩国演员不断“阿西八”的台词,大多数演绎是比较夸张癫狂的。
但日本悬疑推理电影不同,和日本爱情片一样,有一种“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特有东亚文明的物哀之美。
日本悬疑推理片就是这样,大多数人物都非常的冷静,因为日本压抑的礼仪文化,还显得十分翩翩有礼。但当揭开真相的时候,伴随的不是激烈的死亡,便是角色情绪的强烈崩溃。
刨除文化因素,站到戏剧角度,日本悬疑推理片有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但这部《22年后的自白》拍得只能说稍显优秀,因为正是在翻拍韩国癫狂现实时,本土化的“物哀”推理悬疑感,没有做得太到位。
电影整体框架跟韩版是一样的,就是有一名连环杀手,但日本有个设定是国家法律规定,多少年前犯罪的犯人可以不用再追究。
话说这个法律挺奇葩的,韩版是十几年前,日本版则正是22年,不然也不能叫《22年后的自白》。
这个时候,有名凶手就跳了出来,宣称自己是当年的凶手。
由于凶手找相帅气,还出书写出当年详细的事件,与韩版相同,同样变成社会崇拜的对象,粉丝可谓无数。
后来又是被害者的家人要杀凶手,当年的警察接二连三的救下了凶手。
再到后面凶手2号出现,告诉大家他才是真正的凶手,特别是在演播厅那一场打架戏,感觉颇为癫狂和过火。
伴随日本悬疑片常用的冷色调,这种内在的感觉,确实就感觉有点违和,相反韩版就要正常不少,这大概就是文化的关系。
最后结局真正引出凶手,再到真凶伏法,其实都不太超过观影丰富的观众的猜测。
所以,《22年后的自白》在悬疑推理感上,相对便要弱上日本经典悬疑片一筹。它最主要讽刺社会现实,但日本加了一些日本电影惯有的人文关怀,相对温暖了一些。
总而言之,《22年后的自白》悬疑感稍弱,表演和故事剧情还是过关且优秀的。但与日本版或者韩国版相比,总感觉缺少一点惊心动魄的“物哀”感,可能这种感觉只有日本人写的悬疑推理片,才能做到吧。
更多关于《22年后的自白》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