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以色列国家的建立改变了巴勒斯坦的版图,也改变了犹太人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命运,直接导致了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爆发。书中通过犹太晾衣女子与踢球男孩被枪弹击中、阿拉伯富商举家逃离、亲朋好友聚到半地下室避难等几个密集描写,再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灾难。
当联合国投票通过以色列建国那一夜最是惊心动魄,多少年犹太民族的苦难、不安和恐惧终于有了一个光明的结果,那一夜他们一家人抱在一起,和整个民族一起幸福的落泪,激动的狂欢,但那同时又是极端黑暗的一个夜晚对于巴勒斯坦人,从此换成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两个民族矛盾升级,杀戮冲突不断,从此那些善良的有礼的可爱的阿拉伯人从我们的生活里统统消失不见了。历史需要记录,那是未来绕不开的过去。我想这是奥兹写下此书的最大理由吧!因为奥兹说过:“你可以回避历史,历史不会回避你。你可以逃离,或者转过身来回顾以往,但是你不能消除他们……我们不可以成为历史的奴隶,但是在欧洲的这片土地,人们必须跪下,将历史扛上肩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奥兹的母亲原是波兰一位磨坊主的女儿,她美丽优雅,曾经居住在花园洋房,经常漫步于林荫大道,对未来充满了诗情画意般的憧憬,但来到耶路撒冷后,匆匆嫁给了梦想当大学者但只能委曲求全做图书管理员的阿里耶·克拉斯纳。伴随婚姻的不幸、生活的困顿与艰辛,她的青春理想逐渐破灭;加上失眠与病痛的熬煎,亲人的不理解乃至背叛,其内在的生命火花逐渐破灭,最终在39岁那年自杀身亡。当时的阿摩司,也就是小说中的小主人公年仅12岁。小主人公在母亲去世后因伤心、痛悔和思念而发自心灵深处的倾诉与呼喊,令人动容,不禁慨叹作家在童年岁月经历了多少伤痛。
死亡的阴影一直伴随着作者的童年——二战期间留在欧洲的亲友成批的死去,巴以冲突中身边也不断有亲友遇袭身亡,甚至还有他心爱的宠物,但是什么都比不上妈妈突然自杀离世给作者带来的蚀骨之痛深,深深的爱,深深的后悔和怨恨,从此好像再不会有爱和情感了,从此他和父亲只字不提母亲,从此父亲家族阵营和母亲家族阵营决裂,他的童年也从此结束……
新移民生活也正是书中所着力表现的主题。奥兹父母及其朋友大多曾生活在欧洲,是典型的亲欧人士。他们在19世纪30年代相继来到耶路撒冷,并非出于犹太复国主义先驱者所呼唤的那种建国兴邦的梦想,而是因为当时欧洲的反犹势力猖獗,危及其生存,于是他们便离开一直眷恋的欧洲,希望回到圣经时代的乌托邦——东方的巴勒斯坦。但在他们的心目中,耶路撒冷始终不是一座“真正的城市”。他们所向往的“真正的城市”指的是城中央小河潺潺,巴洛克式、哥特式、新古典式、诺曼式等小桥横跨桥上的现代城市;相形之下,耶路撒冷显然太陈旧,她所代表的古老远远不符合这些经历过现代欧洲文明的犹太人的期待。因此他们身在耶路撒冷,却心系欧洲大陆。贫穷、热浪袭人、不舒展的现实生活和一连串的打击使他们产生幻灭与失败感,这种幻灭与失败不是作者的母亲范妮亚和父亲阿里耶·克劳斯纳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代乃至数代以色列欧洲犹太移民的悲剧。
与许多描写中东题材的文学作品一样,《爱与黑暗的故事》也写到了阿以关系与冲突。主人公所生活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正是以色列国家的形成期。小阿摩司跟随父母的朋友在1947年夏天前往东耶路撒冷一德高望重的阿拉伯家族做客的场景,表明那时阿拉伯人与犹太人还在和睦相处。小主人公和一个阿拉伯小姑娘在院子里说话,他可笑地以民族代言人身份自居,试图向小姑娘宣传两个民族要在同一片土地上和睦相处,甚至爬上一棵大树,展示所谓新希伯来人的风采,不幸的是锤子滑落,误伤了小姑娘的弟弟,造成后者终身残疾。虽然小主人公并没有遭到任何人的责备,但透过那犹豫迷离的眼神,让人一眼看出他的内疚与不安。
而与此同时,这个流亡民族也在爱与黑暗中起伏颠沛,如狂涓中的一叶舟,如风中之烛。他们想要活着的权利,向哪里寻求呢?是历史吗?是自然法吗?还是那赤裸裸的:我们开枪,不是因为他们是一个杀人的民族,而是因为我们有权利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只是他们。我们杀人,我们战争,不因为他们该死,而因为我们想活。以色列与犹太人是非常复杂的身份与命题,他们多思而崇尚文化,但过多的文化却是重负。左与右的斗争在这个小小的家庭里被具象化,父亲不断重复永不停息的词藻起源解释,以及母亲用梦幻般的语言传递的浪漫的传说故事和懵懂的爱的幻想。大概是因为这样的冲突和矛盾,母亲带走了自己——她是一朵智慧而绚丽的花,却绽放在不适宜的土壤,的确如此。母亲身上的悲剧性由那诗意的俄狄浦斯情结而被这儿子继承了,但他没有在始终未曾结束的幸福与挣扎——谁说幸福没有挣扎呢?我们爱着,就要体会幸福,全心全意;而我们的所思注定带来挣扎甚至,绝望——之中选择放弃。
《爱与黑暗的故事》这部长篇小说给人以周身的沉重,我想这是一部能让世界为之动容的著作吧!至少我是几次泪流。正如作家池莉所言:这部小说精妙之处在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被无限深远地没有答案地展现,唯有巨大到无言的悲怆和沉思。尽管作者阿摩司·奥兹在序言中自称:“假如你一定要我用一个词形容我书中所有的故事,我会说:家庭。要是你允许我用两个词形容,我会说:不幸的家庭。”但是这部自传体小说写出的却不只是家庭,作者通过自家以及身边家庭的故事,写出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苦与痛。
这是一部思想之作,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在琐屑的叙述中,在诗意的语言里,藏着深刻的思索与细腻的心理剖析。这不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式的生活回顾,这应是对至今依然挥之不去的阴影的仰天长叹,那是一种如影随形的笼罩,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是悲剧到底是谁缔造,出路在何方,此书没有做出解答,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我在《爱与黑暗的故事》里没有找到谜底。《爱与黑暗的故事》的读者,若是你希望在读过五百多页之后发现究竟是谁犯下罪愆,那么最好去读别的书。”人世原本就是千丝万缕般的交错纠缠,从来不可能是,是与非,对与错,一分为二那么简单。
以一首悲伤的歌作为背景结束了《爱与黑暗的故事》的阅读。内心的确遭受了强烈的冲击与震撼。母亲的自杀从一开始就为全书投下了淡而阴沉的基调,即使那故事里有幽默,有美好的爱,有温暖的家,但其最终归于内心的颠覆与迷茫,归于黑暗。虽然最终,黑暗所赋予的黑色眼睛或许找到了光明,但一切都已改变:那曾对抛下自己不顾一切地离开这个世界的母亲的愤怒甚至怨恨;与父亲之间永恒的男人的沉默——在母亲谢世的同一天,儿子瞬间成长为了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背叛——正如他所描述的背叛家庭的方式:我灭掉了它,通过抛弃姓氏的方式灭掉它——隐含着心理学上的一些启示,却更为诗意。
对于许多以色列读者来说,书中所描述的事物与场所唤起了其心灵深处的某种东西,引发某种发自肺腑的呼应。对这些人来说,阅读《爱与黑暗的故事》并非像阅读一部代表着已然逝去的怀旧之作,而是像把过去复活。从这个意义上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不只是一本书,而是像一件自然艺术品,记载着对过去的回忆与情感。
一周时间读完此书,划出了许多许多的表述,笑过也流过泪,深深地思考过。
《爱与黑暗的故事》一向被学界视为奥兹最优秀的作品,短短五年就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的译本。尤其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德朗士的英文译本在2004年面世后,这部作品更广泛地引起了东西方读者的兴趣,不仅促使奥兹一举夺得2005年“歌德文化奖”,又于2007年入围“ 国际布克奖”,最近还荣获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这部近六百页的长篇小说把主要背景置于耶路撒冷,以娓娓动人的笔调向读者展示出百余年间一个犹太家族的历史与民族叙事,抑或说家族故事与民族历史。家庭与民族两条线索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相互交织,既带你走进一个犹太家庭,了解其喜怒哀乐,又使你走近一个民族,窥见其得失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