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阿米尔·汗的力作《印度暴徒》(Thugs of Hindustan)后,虽然有些许落空的感觉,但这部影片为我们揭示了印地语中的一个深刻内涵。"印度暴徒"这个词,其本意源自古印度,象征着那些供奉女神的神秘人物,然而历史上的他们却与暴力和盗匪行为紧密相连。
历史上,这些暴徒的活动频繁,如伟大的旅行家玄奘也曾不幸遭遇他们的抢劫。他们的存在与印度的种姓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的亚种姓和信仰群体逐渐分化,暴徒文化也随之演变。在18世纪的南亚次大陆,社会动荡不安,商旅的道路充满了风险,暴徒们巧妙地伪装成商人,潜入商队,以精心策划的抢劫活动为生。
尽管印度教崇尚非暴力,但在某些宗教义务的驱使下,杀戮在某种程度上被接受。在经典的《薄伽梵歌》中,刹帝利武士的“业”与暴徒们的献祭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电影《印度暴徒》中,暴徒们采用“不见血”的手段,如用头巾勒死受害者,抢劫过程看似平静,但实际上隐藏着对女神的虔诚献祭仪式。他们独特的刑罚方式,是将尸体完整地保留,以供女神享用,这种仪式反映了种姓融合下的宗教边界模糊。
令人深思的是,电影《一个暴徒的忏悔》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这一主题,阿米尔·汗的新作灵感正是源于这个复杂而富有深度的文化现象。这部影片不仅揭示了暴徒的过去,也触及了印度社会深层次的信仰与冲突,展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抉择。通过《印度暴徒》,我们得以窥见印度历史的一隅,理解这个民族如何在古老的传统与现代冲突中寻找自我认同。
随着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低矮的平房似乎不再是时下建筑风格的主旋律,但平房(bungalow)永远有它的好处,不信就来看看吧!
Bungalow多指那种带有凉台或走廊的平房,夏天人们可以在凉台上纳凉,或者在走廊上养花、散步、溜狗、聊天。这种小屋通常只有一层,顶上有一个加盖的阁楼,因此有着漂亮的斜屋顶。
如果你大声朗读它——Bun-ga-low——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酷”的单词。在美国,上了点年纪的人很容易把它和好莱坞联系起来,因为从上世纪20年代起,很多流行的报纸随笔专栏(gossip column)和犯罪片(crime drama)常被称为“Hollywood bungalow”。
尽管在美国的很多城市,bungalow还算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建筑款式,但这个词其实是一个外来词。Bungalow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76年,在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时期,由印地语(Hindi)传入英语。在印度,bungalow多指带有宽敞凉台的草屋或瓦房。英语中类似的来自印地语的外来词还有thug(暴徒),juggernaut(世界的主宰),veranda(阳台,走廊)和jungle(丛林)等。
尽管bungalow来自印地语,但其词源却和孟加拉语(Bengal)有关,因为印度有个邦叫孟加拉邦(原西孟加拉),那里的人们都讲孟加拉语。Bungalow在孟加拉语中写作baògl(房屋)。在印地语中,bangla表示Bengal,而bungalow就表示the style of Bengal,即曾经流行于孟加拉的一种建筑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