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喜剧片
导演:雅克·塔蒂
主演:雅克·塔蒂 Barbara Dennek France Rumilly France Delahalle
年代:1967
上次更新:2024-08-18
塔蒂深信,夜晚的降临并非单纯的休息,而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在他的电影中,声音不再只是叙述的工具,而是民主与真实对话的桥梁。《玩乐时间》中,对话与视觉效果巧妙融合,尤其在那些无声的细节——如轻快的脚步声、细腻的声响效果——与出人意料的场景(如机场伞战)中,喜剧冲突与期待被挑战,塔蒂的喜剧源于对常规的颠覆,而非迎合大众的浅笑。
电影中的角色和场景设计独具匠心,塔蒂以非职业演员的自然演绎,赋予角色真实的生命力。在《玩乐时间》中,如同都市芭蕾的舞步,机场播报员、宠物狗的意外闯入,甚至会议室的误入,都构成了一幅视觉与听觉的交响乐,既讽刺了城市的标准化,又展示了对现代生活细致入微的洞察。
塔蒂以其法国喜剧大师的锐利笔触,批判了巴黎的机械化和效率美学,埃菲尔铁塔的玻璃反射与办公室的机械运作形成鲜明对比。电影中的商务人士如同机器人,连家庭生活也被这种单一模式所侵染,车辆如生产线般重复,仿佛城市的脉搏。尽管在资金困境中挣扎,塔蒂仍坚守艺术理想,《玩乐时间》的不凡才华得到了戈达尔的极高赞誉,他被誉为“法国新现实主义的先驱”。
遗憾的是,电影中的城市设计未能被时代的洪流所保留,但塔蒂对《玩乐时间》的热爱和自豪溢于言表。这部作品,尽管在初期遭遇冷遇,却凭借其独特的艺术理念赢得了热烈的观众反响,证明了塔蒂的预见与才华。在《玩乐时间》的每一个镜头背后,都蕴含着他对生活、城市和艺术的深刻思考,让观众在欢笑中洞见生活的多元与复杂。
已经基本摆脱了战争阴影的巴黎,正在为世界博览会向世界敞开大门,一伙美国女游客刚刚到达巴黎落成不久的国际机场,她们都在为巴黎和博览会兴奋着。
于勒先生来到世界博览会所在的一所大楼里,他要找一位先生办事。这座四处一尘不染设备先进的大楼可让于勒先生开了眼界,除了看门老头有点无所事事以外,大楼里所有人都忙得很。于勒先生很快就被忘记了,他开始独自在大楼里寻找那位负责人,哪知道大楼实在是太大了,而于勒先生对现代大楼也实在是不熟悉,他总是和负责人擦肩而过。不过,于勒先生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他看到了从没见过的大办公室、热闹的博览会、各色的游客和顾客,算是大开眼界。
出了博览会大楼,于勒先生很快进入巴黎热闹的街道中。下了电车,于勒先生遇到了以前军队中的战友,这个胖子看来如今已经是有钱人了,他邀请于勒先生去“参观”他的家、他的妻子、女儿和各种先进的家具家电。出了门,天已经黑了,旁边的公寓正在装修,于勒先生也看了一会子热闹,忽然他又看到了白天怎么也找不到的负责人,于是两个人去谈了一会儿公事。
不远处的夜总会刚刚装修好,从入夜开始就已经宾客满堂了,所有客人兴致都很高,但装修的质量可实在不怎么样,到处是小毛病,好在也没有人太挑剔。吃吃喝喝已经让所有伙计和老板应接不暇了,后面是更加热闹的歌舞玩乐。于勒先生也来了,他是被以前军队的熟人,如今夜总会的司机硬拉进来的,上午在大楼里显得没头没脑的于勒先生看起来对这样的环境和气氛倒不陌生,很快和兴致勃勃的客人们玩闹起来,还结识了一位漂亮的美国女游客。于勒先生一时兴起,为女士服务,谁知却把刚刚装修的屋顶装饰搞了下来,餐厅里一片狼藉。但所有的客人非但没有扫兴,反而玩得更加疯狂。这个时候想起来,也许这间热闹非常的夜总会就是白天装修夜里拆吧。
狂欢了一夜,凌晨的巴黎显得有点冷清,但也别有一番韵味。很快,就在玩了一晚的人们喝杯咖啡的功夫,巴黎又再度热闹起来。
法国五六十年代喜剧大师雅克·大地的于洛三部曲的第三部,前面两部是《于洛先生的假期》(Monsieur Hulots Holiday)和《我的舅舅》(Mon Oncle)。法国人于洛来到超级现代化的巴黎,体会到一个钢筋玻璃世界的冷酷。这个非人化的场景故意在摄影棚里搭建,真正的巴黎建筑只出现在玻璃的反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