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坊与十字架在电影领域开辟了新的艺术领域,如同《巴黎竞赛》所赞誉的,是莱彻·玛祖斯基的杰作呈现。这部影片以其震撼力,将观众带入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仿佛是一幅巨大的、栩栩如生的宗教画作,让人渴望深入其中体验其神性的深度。(我们被电影中的视觉冲击力所吸引,期待能亲身感受那股力量。)
然而,影片并非仅仅局限于视觉享受,它还引发深度的思考,如《波士顿环球》所言,它促使我们质疑人性的复杂性,特别是其残忍的一面。评论家罗杰·艾伯特在《Chicago Sun-Times》中指出,这部影片是一次对人性深入探索的旅程,挑战了我们对传统的电影叙事观念。(它让我们思考,为何人性中会有如此残忍的特质。)
尽管如此,与彼得·格林纳威的《夜巡》相比,《磨坊与十字架》在艺术表现力上或许稍显不足,正如《Chicago Reader》的评价,它虽然提供了一场有教益的艺术史课,但可能在视觉和情感冲击力上略逊一筹。(它是一堂艺术教育的课,但可能缺乏《夜巡》那样的强烈情感冲击。)
影片的对白很少,导演更多的是运用远近透视处理,给观者一种深远的空间感,动静结合,人在画中活。整部影片故事性较弱,导演并没有依托叙事来呈现,而是更多的采用史诗般的镜头,描绘出画意的风景,把历史和艺术结合, 还原了《受难之路》的创作过程。电影里,画的作者说出了创作这幅画的目的,就是“我要通过我的画来讲故事。”因此导演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形式化地将故事还原,看似波澜不惊,实则饱含能量。磨坊和十字架,都是受难的象征物,圣人是“来自过去的圣人,在哀悼法兰德斯现在的命运”,如此则将历史串联起来的是连续不断的受难,这也是布鲁盖尔画作深处的秘密。他那些骤眼看去充满风俗细节的画,处理的并不仅是风俗,而是苦难、风景、神秘与人的并存,历史中隐没的、与它妄图隐没的细节都在其中呈现。后世神秘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创作者都因此为他的作品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