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把人逼上绝望之路!读《道德经》第七十五天
不知不觉《道德经》已经看得差不多了,看到后面的这些章节时,对老子所要表达的道理和思想态度的大方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其中有些表述与前面所提到过的观点都会有一些重复。
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偶尔会生出不知道要怎样再去剖析的感觉。
但,为了坚持完成对于读本书之后读后感的记录,也为了让自己能倒逼一下自己将思维拓展,我尝试着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甚至要跳出文章本身所论述的事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去感悟。
这一章,从字面上来理解,内容相对简单。
老子所处的年代,因为诸侯纷争,也乱象横生,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同时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利益获取与老百姓的利益获取有着非常大的不平等,又或者说在古代社会金字塔式的王权统治下,最底层的百姓本来就是处于非常弱势的状态。
在那个时代,不管是大自然中可以获取的资源,还是人民创造生产出来的东西,最好的,最顶级的,最难得的,最珍稀的,最名贵的都是要进献给统治阶级的。
不管如何老百姓如何辛苦劳作,最终好的东西,自己都是没有办法公平的完全享有的,而统治者因为地位的特殊,却能集天下之丰,享有的无比丰盛。
试问世间有多少人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呢?而更要问的是,一个人凭什么才有资格享受这样的待遇呢?
如果,这个统治阶级能体察民情,以百姓的民生福祉为己任,造福苍生,护卫苍生,从而令到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昌盛祥和。这样的统治者自然有资格获得百姓的爱戴,也自然有资格享受百姓的供养。
而如果身处统治阶级的高处,不是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反而为了让自己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大肆剥削百姓的剩余价值,甚至将百姓剥削成了负数,连温饱都不能自顾,这样的人无疑是失道失德的,民怨沸腾之时,自然会群情汹涌的反抗。
自己辛苦的耕耘之后连饭都吃不饱,却眼看着别人享受着自己劳动的果实,试问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呢?长期在这样精神刺激下的情绪一定是会需要找到一个途径爆发的,而如果是一群人都被这样的情绪左右着,就更加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有道是官逼民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纯良的百姓,之所以会揭竿而起,都是因为吃一口饱饭这样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都已经被剥夺了。有人说忍辱偷生,到了如此地步,怎么忍都是死路了。再不给自己找个出路就只有等死了。
细想至此,心中不禁觉得无比的可怜那些因为遭受剥削而饱受饥寒的人,确实是太可怜了。
念及此,我突然发现,老人常说的“不要把人逼上绝路”这是一个多么浅明却又如此深刻的道理。
是啊!不要把人逼上绝路。那又有多少人明白什么是把人逼上绝路呢?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与文文同住在学校的广播室,有一天中午,她回来情绪很不好的跟我说起她们班的一个女同学。
文文家境非常富裕,自己也是个很大方开朗的女生,我们一起相处得很好。我感觉能把她惹毛了,也应该是很过分了。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我也真是觉得无法苟同了。
那个女生与文文同班,文文因为吃不惯饭堂的饭,每天都是在外面吃小炒。这个女生就每天吃饭时都粘着文文一起吃。文文点个贵一点的,她就点个便宜的,吃好了来给钱时,她十次有八次说没带钱,让文文帮忙先给,回头还。出去买东西时也总叫上文文,她买东西总是差一点钱不够,让文文借给她,回去还。可是她却习惯性的忘记还钱。
文文虽然不记数,但是也知道她已经找自己接了很多钱了。只是脸皮薄一直不好意思开口要。再则,她知道对方家庭不太好,自己手头也宽裕,小的数文文也没太在意。
上个周五,文文因为钱包漏在了宿舍,她们班上临时要收个什么费,文文就让那个女生帮忙先交了。隔了个周末,今天周一,文文上午刚回课室,那个女生当着全班的同学面大声的说:文文,你上周借我的钱,都几天了,怎么还不还啊?你不是挺有钱的吗?一时间,大家的眼睛都看着文文,好像她是个借钱不还的人。
文文本来就是个脸皮薄的人,而且自己也不是那种差钱的人,被这个女生两句话嚷得当时涨红了脸,什么话也没说,立刻从钱包里掏出借的钱还给了她。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这个女生又来叫文文一起去吃饭。文文对她说:我们以后各吃各的吧!提着包就走了。她在后面冷冷的来了一句: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家里有两个钱。
文文在前面听到了她说的话,真的很想回头骂她,但是还是忍住了。可是她心里的难过是不言而喻的,饭也没吃的就回来了,一见我就像倒豆子一样说了出来。
文文说她从来没有想到人可以卑劣成那样,因为知道她家境不好,自己本来好心从来不与她计较,可是没想到被人当猴耍,她再也不会让人这样占自己的便宜。
看着她气得通红的小脸,我除了轻声安慰,实在说不出任何宽慰的话。
毫无疑问,那个女生将文文在情绪上逼上了绝路,同时也把文文对人的友好和善良逼上了绝路,以至于她的内心充满了负面的能量。
这个事情的阴影一直困扰了文文很久,后来的日子里,除了我们两之间有时在金钱上会有些来往,对于别人她是一概拒绝。而我为了不加深她的心理阴影,基本上临时急用的,回到宿舍会马上还她。我不希望她心中对所有人都失去了信任。
一个那么善良可爱的人如果不是遇上这么过分的事,她会变成这样吗?
而我相信她的那个同学,即便前面在她身上占到了那些便宜,但是那个女生却失去了她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朋友,也绝对不是一件值得她高兴的事。如果她继续是这样做人,她的人生一定也会有属于她的坑等着她。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则新闻,一个男的为了逃避自己欠下的网络贷款,去保险公司买了一份人身意外险之后,利用借来的车辆,制造了一起车毁人亡的假象,企图骗取保险赔偿。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隐匿逃亡的期间,他的妻子因为不堪他家人的各种责难,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投水自尽。
而在母子三人殒命之后,丈夫的骗局被揭穿,这一人间惨剧实在令人扼腕而叹。
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强。在正常的逻辑思维里,一位女性如果面临这种状态,多辛苦都会为了孩子能坚强的活下去。可是这位母亲,为什么会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跳了水塘呢?
从那位溺水的母亲留下的遗书中人们发现,听闻丈夫身亡她已是万念俱灰,本来就是一个孤儿的她,又失去了生命力最后的依靠,只剩下她和两个稚嫩的孩子,这个时候的人最需要的是安慰,支持和鼓励,而她的婆家人却将丈夫的死全部归因于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谩骂指责不信任,成功的将她逼上了思想上的绝路,最终她选择了带着孩子一起离开了人间。
我不敢想,被她深爱的那个男人将如何面对这一切,更不知道夫家将她逼上绝路的公公婆婆,兄弟最后在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该如何面对这逝去的三条亲人的性命。
世人对死亡都是如此的害怕,而那么柔弱的她却宁愿选择面对死亡也不愿继续活下去,不但如此,甚至还要带走两个充满无限希望的孩子,只因她的世界里所感受到的,都是残酷和痛苦。
她的夫家人,因为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就盲目的将痛苦加注在她的身上,可是到最后,却失去了两个孩子。他们在发泄自己情绪的时候得到的快感,也一定会被这种终生无法摆脱的悔恨代替,最终痛苦的还是自己。
如果说心如死灰是情感上最绝望的一种状态,生不如死大概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能击垮人的一个词了,任何人去到这样的境地都会走到极端,而那些为了让自己的到满足就把别人推上这种境地的人,就是最凶残的人了,这样的人不会值得相信,原谅,更加不配享受生活,即便获得了一时的快乐,道的循环里都还是会存在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管,你身处何种位置,掌握何种权利,不管你为了什么理由,都请记得别人也是应该拥有自己应该享有的尊重和利益。
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尊重,只有懂得爱护别人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别人的爱护,只有为别人付出的人才有资格享受别人的回馈。这个世界是公平,给出什么就会反馈什么,因果循环中,谁也逃不了。
所以,请记住,永远不要把人逼上绝望之路!
“感伤旅行”在绝望之路
“感伤旅行”在绝望之路
十八世纪后期,欧洲产生了感伤主义文学流派,它发源于英国,辐射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对十九世纪浪慢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当时的英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这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矛盾。资产阶级中、下层人士越来越感到社会上的贫富悬殊,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感伤情绪因此产生。感伤主义文学正是这些情绪的反映。
在英国作家撒缪尔·理查生的小说中,已经出现了感伤的因素。理查生善于描写善良女子令人心酸的处境和她们的凄苦心境,并以此获得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如《帕米拉》中帕米拉企图自杀前的心理,《克莱丽莎·哈娄》中克莱丽莎受折磨时的境况和悲痛,曾使当时许多读者流泪。正是这一特点,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感伤主义色彩。
但是,英国感伤主义代表作家是劳伦斯·斯泰恩,感伤主义就是以他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的。《感伤旅行》写作者自己在英法战争时期取道法国去意大利的经历。作品主要不是写作者见到的生活现实,而是写他对一些生活小事的感受和异想。斯泰恩对别人的心情也极为敏感,要求彻底解放感情,宣扬感情至上。因此,在《感伤旅行》和其他一些作品中,充斥着感伤情调而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
理查生、斯泰恩和其他感伤主义作家由于过分夸大感情的作用,都细致描写人物的心情和不幸遭遇,以此来唤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他们有时也对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表示怜悯,具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沉溺于感情世界,脱离社会现实,甚至喜欢抒发个人对生、死、黑夜和孤独的哀思,致使他们的作品常常充满悲观失望的情绪以至对生活绝望的哀号。
在文学作品中,适当表现感伤一类的情绪并不是不可以的,过分的强调和夸张则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