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原名狗13)这部曹保平导演的作品,沉寂五年终于上映。
电影讲述了少女李玩在成长过程中被父亲、家庭和社会的联手“暴政”下修剪,从黑白分明的天真少女,经过一次次的冲突和打压,从横冲直撞到麻木淡漠,最后适应了灰色的成人社会,同时也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坚持和倔强。
就如同海报所描绘的一样↓
剧情主要围绕着“兴趣班”、“离异家庭再婚再育”、“养狗”等接地气的现实问题,展现出中国式家庭与孩子之间的对立关系。
电影残忍的描绘了在没有沟通理解的前提下,中国家长“我是为你好”的惯性做法,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内心伤害。
李玩父母离异,但是家庭条件充裕,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父亲再娶妻,生了弟弟,本着“为你好”的心态,一直瞒着李玩。
出于对成绩的要求,父亲又本着“为你好”的心态,无视了李玩热爱天文物理的心情,给她报了英语兴趣班。
在这个过程中,李玩就像大部分中国孩子一样,不得不被动接受。
后妈为了示好,给李玩买了只小狗作伴,一人一狗感情甚好,结果小狗不小心被爷爷弄丢。
李玩与家庭的第一次正面冲突到来狗丢了,找狗,找不到,就承认事实。
在成人世界理所应当的做法,却因为“受害者”是个孩子而变得不同。
家人找了几次就放弃,买了新狗“指鹿为马”硬逼李玩承认,还责怪她“不懂事”。
这就是中国孩子和家长常见的斗争模式,说不过就拿出长辈的威严和孩子的孝顺来压制。
后来李玩不得不接受了新狗,在她终于重建内心秩序,建立了和小狗的友谊时。
李玩和家庭的第二次正面冲突到来因为和弟弟住一起,淘气的弟弟常欺负小狗,某一天终于被小狗咬了回去。
于是后妈立刻要父亲将这只“恶犬”送到狗肉店。
至于整个过程的因果关系,以及李玩刚恢复的情绪状态,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
小孩子嘛,懂什么。
李玩再次失去了她的狗。
电影的最后,在饭局上,父亲的同事“叔叔们”,给李玩夹了一块狗肉。
同样是饭局上,父亲还曾让未成年的李玩给这些人敬酒。
这些大人出于一种难以言说的恶意和揶揄,玩味的看着少女会不会吃下去。
她面无表情的吃了。
第三次没有冲突。
很多人认为李玩的妥协是一种服从,我想不是。
最后她认出了丢的小狗,却没有主动上前,她意识到了自己现在的处境连一个宠物都无法保护,而父母用“为你好”的名义就能抹杀自己所有的粗暴行径。
在多年以后,李玩会长大离家,她会给自己撑起一片成长的空间,在过年回家的饭桌上,面带职业性的笑容,心里冷笑着。
这一次,看完《狗十三》,我只想说自己的感受。很神奇,两个小时的电影我哭的时间应该有一个小时甚至不止。如果一开始是因为李玩和狗,那么后来可能就是因为李玩和我自己。刚开始给我的感触其实不是很深,甚至有一部分的情绪来自于我曾经也有过一只让我记忆深刻或者说感到沉重的狗,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可笑的是,在爷爷被推倒,多年不出门的奶奶出去找李玩差点走丢,父亲对李玩发怒的之后,也许李玩在洗手间举起流血的手的时候,我是悲伤的,愤怒的,但是父亲让李玩坐在他的腿上和她谈心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李玩没错,可家人也已经尽力了,狗走丢了是意外,拿一只相似的狗补偿也是很好的处理了,她该停止了,甚至当时想让我的弟弟看这部电影,让我一向认为不懂事的他看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妥协,需要体谅。
18岁的我的青春,埋葬在了早些年因为任性而伤害父母之后的自责、懊悔、反思,和日益收敛中。看完之后我哭的很难受,我当时还想给我的父亲看。可是我又想到了高三时本着让陪读而无聊的母亲打发时间,以及了解一点学生的我们看的、听的、想的是什么的念头,给她看《最好的我们》的时候,她看到的是逃课、早恋。
我好像放弃了,是的吧,当时看到过一句话,不要总是妄图去挑战父母半辈子建立起来的世界观,后来就沉默了,是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