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随着大悟渐渐习惯接触死者,并不再最初对尸体那么抵触,通过与死亡的近距离接触大悟也渐渐洞悉了死亡与生命的意义。
影片的主题也渐渐浮于水面。
【偏见】
影片从正面揭示了现实中人们对此类从业者的偏见与歧视。
由于惧怕死亡,大多数对死亡相关的事物都很忌讳,人们普遍认为这种与尸体打交道的工作是肮脏低贱的,不认同这是份正经的工作。
正如好友与妻子在故事中得知大悟的工作后也表示厌恶与鄙夷,甚至断绝与大悟的来往,妻子也极力劝阻他放弃这份工作。
但大悟不这么认为,它觉得人终有一死接触尸体并不可怕,这份工作是正规且值得认真对待的,并不是肮脏下贱的工作,背后更蕴藏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三和解】
情节发展中有三处人物冲突,最后都以三段和解表现了各自角色内心态度的转变。
第一段是好友得知了大悟的工作后表示自己厌恶与歧视的态度,但之后在自己妈妈不幸去世后看着大悟亲自为母亲纳棺的过程而改变了以往的看法。
第二段是大悟与妻子的矛盾,由于妻子也极力反对大悟的工作,希望他能辞职重新换份工作,但大悟不同意,导致两人意见不和。
最后也一同在好友母亲的纳棺仪式下见证了入殓师这份工作的正规与专业,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段是影片贯彻始终的,大悟与父亲的矛盾。
在大悟的童年父亲就有了外遇离家出走抛弃了大悟与母亲,时隔三十年一去不回,大悟一直在心中记恨着父亲,认为他无情。
直到影片最后大悟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赶去见了父亲最后一面。
虽然大悟表现过对父亲的反感但镜头中并没有明显描写,表面上大悟是厌恶父亲也骂过他混蛋,很其实不论从语气还是神态都很难看出大悟对父亲的痛恨有多么强烈的程度。
从大悟对父亲赠送的石头妥善的保存这一举动以及最后一时拒绝与父亲见面时仍然选择了替父亲送行,我们可以看出大悟的内心是隐藏着对父亲的思念和难以言说的亲情的。
影片中穿插过父亲与大悟关于石头信的记忆。
所谓石头信就是找一块可以表达自己感受的石头送给对方传达信息,拿到石头的人根据石头的手感和重量来揣摩对方的心意,如石头平滑代表你很快乐,粗糙凹凸表示对方对你的担忧。
大悟给父亲的是平滑的小石头,父亲给大悟的正是一颗粗糙不平的大石头,也暗示了父亲是爱着儿子的。
虽然父亲出轨抛弃了他们但并不代表父亲对儿子没有感情,从大悟的童年记忆中与结尾父亲手中紧握着的那颗圆滑的石头都证明了父亲是爱儿子的。
至于为什么不肯回去相见,代入下父亲的角色,应该是父亲心中的羞愧大过了对儿子的思念。
最后大悟替父亲纳棺,给予了父亲最后的体面与尊重,即是久别重逢也是最后一面,到此影片结束,主人公身上的矛盾也就此和解。
【过程】
通过影片的展现,使我们看到了入殓师的工作背后所蕴含的崇高与伟大的一面,给死者擦拭,打扮,换衣,一举一动都显得如此优雅与严谨,氛围庄严肃穆,以及入殓师一丝不苟的神态与温柔的情怀,倾尽对死者的关怀之情。
只有当人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才会明白原来人的离世可以是如此的优美,入棺前的一切准备就像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世界,仿佛人死后真的踏上了新的旅途。
整个过程尽显神圣不可侵犯之感,不由得令人心生敬畏。
若说这是一种仪式感倒不如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仪式。
【职责所在】
在入殓师的身上充分展现着对死者的尊敬之情,贯彻了死者为大的精神。
影片深入的解释了入殓师是一份怎样的职业,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肮脏不堪,沾染晦气,入殓师是庄重且神圣的,具有非凡意义的职业。
他们通过神圣而庄重的仪式与满怀尊重的态度将死者送别,让他们最后以美丽的方式逝去,给予了死者最后的尊重,也以怀抱温情的方式给予家属以安慰。
这份工作的价值莫过于此。
虽然死亡是很严肃的一件事,但影片采取了一种温和且充满人情温暖的方式来推进情节的发展。
不论是妻子对大悟始终温柔的爱,还是同乡的澡堂婆婆的善良,社长无言的关照,都散发着亲切的人情味,影片在暗示我们,虽然死亡是残酷的但这世间仍充满着许多爱的温情。
配乐方面十分出众,琴声悠扬柔和,旋律优美,充满着爱与温情,契合了影片抒发情感之用,也呼应了大悟拉小提琴的本职工作,也潜在烘托了影片整体柔情与温暖的基调。
这部电影对现实可谓具有多重意义与教育作用。
它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是十分积极且充满阳光的。
首要表现了日本民族对死亡豁达超然的理解,他们相信人死后并非真的死亡,而是去往了另一个世界。
其次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此类从业者的歧视态度,通过展现入殓师的工作价值与内容,使观众们纠正了以往的偏见,传递了正向的价值观。
父亲与大悟的情感纠葛也暗示了在现实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的情感问题,也同样具有启发与反省作用。
【死亡与生命】
影片最核心的思想莫过于蕴含了向死而生的意义,促使观众思考如何面对死亡以及如何活着。
海德格尔曾说到: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影片在提醒生者,不惧死才能更好的生。
通过死亡的意义引发了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促使我们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影片也在潜在的询问我们,在你我死后身边的人又会以何种方式看待我们呢?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忌讳死亡的话题认为不吉利会带来晦气,但人们误解了死亡与生命的关系。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死亡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人既然终有一死为何要等到死前才来匆匆面对死亡呢?为何不通过早点认识死亡来得知自己该如何去活?
只有认识遗憾人才懂得如何珍惜,人只有学会如何死去才懂得如何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