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电影结尾!
电影《一九四二》的结尾是描述了战后的情况,即1945年二战结束时,盟军在欧洲大陆上胜利了,而纳粹德国则宣告失败。在这场战争结束后,盟军在德国首都柏林市内进行巡逻,他们看到了很多被破坏的建筑物和废墟,以及被屠杀的平民的尸体。同时,在柏林的街道上,还有许多幸存者从废墟中爬出来,他们身上沾满了灰尘和鲜血,他们看到胜利的盟军士兵时,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电影的结尾没有描述某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而是通过描述战后的场景来表达战争的残酷和人类在战争中的坚韧和勇气。这个结尾也是为了向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人们致敬,并向世界传达出和平与爱的信息。1942电影为什么烂片
《1942》电影烂片是因为《1942》由于脱离观众的现实生活,立意取材过于偏向哲学化,过于表现人在特殊的情境中的人性展露,导致整个影片虽然富有深刻的内涵,但是却无法与没有经历过国灾的新时代的国人的内心产生共鸣。
现在的国人在和平与富强的环境下长大,没有体会过饿到吃树皮、身上流黄水是什么样的感觉,所以不大可能对这样的大苦难有多么深切的感受。
可以说,悲剧不被观众所接受的原因是因为观众的经历,凡是能够与观众经历过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悲剧,也会受到观众的青睐。比如同样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就因为08年汶川大地震,而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与口碑。
有人说,《1942》是冯小刚拍摄的所有电影中,最了不起的一部作品。但对于该作品的投资人、工作人员等人来说,这部电影其实是相当失败的。
1942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战场上正在残忍的厮杀,而古老的中原河南也爆发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旱灾。树皮被吃光了,“人吃人”又出现了,一幅幅残忍的景象在历史上烙上了印记。
本片的主角老东家范殿元(张国立饰)是一个狡猾、市侩的典型封建地主。当大灾降临、大战在即的时候,他也无法对抗这史无前例的灾难,于是带着一家人,用自己的马车拉着粮食,被迫前往陕西逃荒。逃荒的三个月,他的车马没了,自己的亲人也以不同的方式死去。这是当年灾民困境的缩影,绝望无尽的逃生坎途,可见民族多舛命运的苦难一斑。
2012年,电影《1942》正式上映,这部电影集结了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一众明星的精湛演出,历时一年时间,打造出的一部史诗级大片。
这部影片直观地反应出在大灾难面前,在赤地千里、流离失所的情况下,在那段悲剧的历史时代,在这场死亡超过300万人的大饥荒中,人类所表现出的深层次的人性。影片中很多经典的台词,都或多或少地揭露了人性的本质,让我们这些身处和平与安宁时代的人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然而,这部良心之作却没有获得民众的认可。该片上映之后反响平平,很多人都是听到名字后有点兴趣,但是却不愿意买票去看,而更多的人则是对这一类的题材不感兴趣。到结束放映的时候,这部电影的票房仅有3.64亿,刚刚超出2亿元的制片成本,再加上发行、宣传等相关费用,华谊兄弟的投资可谓是入不敷出。
《1942》的介绍
《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和重庆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人主演的灾难、历史、剧情、电影,于2011年10月19日正式开机,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分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范殿元和佃户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另一条是国民,他们的冷漠和腐败、他们对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2013年,该片获得了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1942》的剧情介绍
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发生了饥荒。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着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下来,可是到了陕西,自己的亲人全死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东家此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老东家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别哭了,小姑娘对老东家说她并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声爷。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于是,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