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宁浩,有些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在电影镜头中,他出现的次数并不是很多,相对于像黄渤、徐峥这类电影常客,宁浩可以说只能算一个幕后工作者。
作为已经很有名的演员,徐峥曾经明确向宁浩提出:少于60场的戏,不要找我演。
35岁,宁浩如何就成了内地有名的导演呢?而这些,他只用了15年的时间。
中学时代,感觉做好学生太苦
1977年,宁浩出生在太原钢铁厂。跟许多人一样,小时候的宁浩也调皮捣蛋,但是在钢铁厂的环境相对封闭,所以也就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可是到了中学时代,就读太钢五中的他,尝试着做一名好学生,但是感觉好学生的要求太严格,觉得太苦,又想着当小混混,拜大哥,甚至怀揣着压岁钱,到白沟准备买手枪,最后觉得都不太适合自己。
既当不了好学生,又当不了坏学生,宁浩最后干脆独辟蹊径,学起了画画。
正是这个举动,让他考取了山西省电影学校美术专业。但是中专毕业后分配的工作,他又不肯去。不管自己到自行车厂做兼职还是被招到话剧院,都觉得处境糟糕。
宁浩决定考大学,虽说他有近十年的绘画基础,也收到了中央工艺美院等六个学校的艺考通知书,但是体检时,却发现他是色弱。
不能说色弱就不能从事画画,但这让他感觉到画画生涯算是走到了尽头。一向执拗的他,选择了掉头。
如何发挥自己特长成了宁浩一直思考的问题。
绘画在太原这种重工业城市,没有什么市场,人们也无心欣赏画作。一直认为自己身怀绝技的宁浩,也不甘心在这样一座城市发展。
1997年,怀揣着2000元,只身前往北京。在宁浩认为,只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会有绘画市场时,现实却照进了他羞涩的口袋,画画没法养活自己。
但他发现拍照片却能赚钱,以“资深摄影师”的身份,宁浩第一个拍摄对象就是唐朝乐队,哪怕只拍摄了四卷胶卷,宁浩也很大胆,直接毛遂自荐,问吉他手老五:“要不要我给你拍照片?”,就这样很随性的询问之后,就帮他拍了写真,然后带回山西请别人用Photoshop做了一个后期。
后来宁浩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作品中,宁浩的《星期四,星期三》被他一个校友方刚亮看到,方刚亮告诉宁浩:你可以做一个电影导演。
凭借《星期四,星期三》,宁浩获得第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个奖项对他来说,就像方刚亮说他可以做一名导演一样,鼓舞人心。
但是宁浩并没有明确做一名导演的想法,还在继续做着一名摄影师。为各大报纸拍摄照片,只要有活他就接。
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自己曾经写的一个《香火》本子,眼看要开机拍摄,但是投资人担心这个电影成为地下电影,就会面临被罚款,所有就撤资了。
宁浩决定还是要拍摄,就当成一名学生的作业去完成。宁浩买了台DV,用了全部身家拍完了《香火》,2003年,宁浩的处女作《香火》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哪怕没人知道这部电影只用了2万多块的成本。宁浩真正开启了自己的电影之路。
对于汉族来说,兵乓球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符号了,可是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并不见得普通。宁浩准备拍摄一部跟乒乓球有关的事情,但是他又不喜欢没有悬念的事情,就像中国人踢足球的事,也太没有悬念。
他想把兵乓球放到另外一种文明系统之下,就有了《绿草地》。
《绿草地》拍摄现场
蒙古族游牧的这种生产方式,现在已经很少见了。《绿草地》本身就是一个儿童片,把它放到这里拍摄最好不过了。
通过这部片子表达成长之前最纯真的状态和跨越成长之前那种迷茫状态。
枯燥恶劣的西部沙漠环境,单调的当地生活,人这种具有社会性的动物,脱离了环境是很艰难的,《无人区》里的确是这样讲的,各种恶劣的环境,加上形形色色的、带着不同目的的人,互相斗争。
《无人区》
她其实是想表达一个概念,就是恶有恶报和你必须要救赎你自己,你必须做出更大的牺牲,有杀掉原罪的勇气,灭掉自我的勇气,你才能够救赎你的灵魂。
因为一场意外,徐峥走进了《疯狂的石头》,其实当时邀请的并不是徐峥,而是陶虹,但是徐峥先看到了邀请,觉得剧本故事写得很有意思,便自发的想出演《疯狂的石头》。
刘德华跟宁浩第一次在一起看了《疯狂的石头》,媒体记者都到场,本来是来拍摄刘德华的,结果意外的是看了这部电影后,也都觉得电影好,所以等于说是免费为电影宣传。
有了刘德华的一臂之力,媒体反弹还是比较大,媒体瞬间引爆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