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是什么意思
1、公诉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调查机关)侦查终结(调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依法定职权进行审查,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对刑事判决进行审查,或依法决定不起诉的诉讼活动。
2、中国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经过审查后,确认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即由检察长或检察员按审判管辖范围,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公诉是中国检察机关的法定职权,由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影响,也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条件
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条件主要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适用法律的标准,不得滥用检察权。
检察院在侦查阶段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如果认为有犯罪嫌疑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院提起公诉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1.犯罪事实必须清楚。这意味着检察院必须对犯罪事实做出准确而完整的认定,明确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时间、地点、手段、目的等各项要素。2.证据必须确实、充分。这意味着检察院必须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并且这些证据必须能够承受司法审查,是真实可信的。3.符合适用法律的标准。检察院提起公诉之前,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确保所依据的法律规定是正确的、适用的,不得滥用检察权。4.公诉符合法定程序。这意味着检察院必须遵守法定程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起诉,否则检察院提起的公诉将会被撤销。
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必须经过哪些程序?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通常需要经过以下程序:首先进行案件审查,对案件进行调查、核实、讯问等一系列工作,然后经过审查完毕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如果决定提起公诉,则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书,由法院对起诉书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果法院认为起诉书符合法定要求,就会开庭审理。如果法院最终判决被告人有罪,被告人可以上诉。经过二审、甚至三审之后,如果仍维持原判,则该案件被视为已经完成了司法程序。
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条件主要包括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适用法律的标准等要素。在提起公诉前,检察院需要进行案件审查,并遵守法定程序,否则将会面临被撤销的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 检察机关对案件进行审查,认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不符合提起公诉条件的,应当决定不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