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也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在自然界中,分水岭较多的是山岭、高原,分水岭的脊线叫分水线,是相邻流域的界线,一般为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按形态分为两类:对称和不对称分水岭,对称分水岭的分水线位于分水岭中央,两侧斜坡的坡长、长度一致,不对称分水岭的分水线偏于分水岭的一侧,两侧斜坡不对称,在自然界中,对称分水岭极为罕见,广泛发育的是不对称分水岭。
分水岭由侵蚀后退快的一侧移向侵蚀后退较缓的一侧的现象,多发生在不对称分水岭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侵蚀速度快的一侧,河流通过溯源侵蚀或侧向侵蚀率先伸入分水岭,使分水岭不断破坏和降低,同时将分水线移向坡度较缓、河流侵蚀能力较弱的一侧,导致分水岭位置的迁移。
形成
在年轻的褶皱山区,剥蚀作用还没有完全改变原始的山形,不对称的褶皱两翼必然引起分水岭的不对称。在长期剥蚀区,岩性的差别或断层的影响,也常造成分水岭两侧的不对称。在单斜构造地区,单面山形成的分水岭经常是一坡陡、一坡缓。
相邻流域河流基准面位置的高低及其距分水岭的远近,它们直接决定着河流的比降,以及河流的侵蚀能力和山坡的剥蚀速度,在分水岭与两侧河流基准面距离相等时,河流基准面位置低的一侧的河流侵蚀和山坡剥蚀能力都强于高的一侧,因而低侧山坡较陡,高侧山坡较缓。在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基准面高度相等时,则河流基准面距分水岭近的一侧坡度大,另一侧坡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