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恐怖片
导演:Paul Chau
主演:Anthony Misiano Rebecca Lovett Tia Link
年代:2018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上次更新:2024-05-10
创意写作书系《成为作家》一书中提到,每个作家都有双重性格:一个普通平常,讲求实际,另一个敏感热情,爱憎分明。正是这双重性格,才塑造了作家丰富的人格和精彩的作品。
其实,不仅是作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至少两种性格,两种灵魂。除了我们轻易看到的那个以外,还有一个被隐藏或压抑,只有在特定场合、或是特定刺激下才会显露出来。
一个灵魂,我们叫它 “外在成人” ,循规蹈矩,维持着我们正常的生活和社交,让别人觉得我们是“正常人”、“普通人”。
另一个灵魂,我们叫它 “内在小孩” ,随心所欲,大胆好奇,不时涌现出新颖创意,让生活多彩有趣,但却不那么“正常”和“普通”。
其实在我们小时候,只有“内在小孩”,但随着我们受到来自教育、社会的约束越来越多,“外在成人”就渐渐形成,而“内在小孩”慢慢隐藏,可它总会不那么安分地探头张望。
于是,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两个灵魂,他们互相支持,又互相对抗,看似矛盾,实则相得益彰。
“外在成人”保护“内在小孩”
“外在成人”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产生的,所以他会处处以大局为重,沉稳保守,循规蹈矩,让我们和大多数其他“外在成人”一样,和平共处,又让我们有正常的生活,稳定的收入,和睦的家庭,一切按部就班,每天过着重复无聊的日子。
可“内在小孩”没那么乖巧,他会在我们情绪低落毫无防备时跳出来耳提面命,叫我们不要安于现状,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活出精彩的人生。我们平常看到的很多鸡汤文和励志书,往往就在唤醒“内在小孩”。
可是,随心所欲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外在成人”需要理性分析,保护那个弱小的灵魂不受伤害。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斜杠青年”,他们努力工作,用“外在成人”保护既有利益,又不辞辛劳开发其他才能,呵护“内在小孩”茁壮成长,去过更精彩的人生。
“内在小孩”帮助“外在成人”
“内在小孩”本来就是我们想象力和创意的源泉,他的灵机一动,灵光乍现,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带来一股清流。
比如《中国有嘻哈》第1季里我最欣赏的选手鬼卞,他白天是戴着金丝边眼镜温文尔雅的小学语文老师,晚上却是一身潮爆打扮霸气侧漏的地下rapper。记者采访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身份反差,他说,语文老师可以为rap提供更多语言创意,而rap也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多鲜活素材,这两个职业,他都爱。
这就是“内在小孩”对“外在的成人”的帮助,让创意在不同身份中自由流淌,让自信在内外反差中自然呈现,让不一样的视角带来不一样的世界。也让我们成为本职工作领域最擅长另一领域的跨界达人。
“外在成人”和“内在小孩”在对抗中成长
既然“外在成人”和“内在小孩”有这么大的反差,那么他们难免会有矛盾,甚至会打架。这也是很多人“心魔”产生的根源,通常是“内在小孩”想要一路前行,但“外在成人”拦住他,告诉他这样做太危险了。这种内心的阻碍,往往比外界的阻碍更痛苦,更纠结。
或许很多人都经历过上面提到的矛盾,尤其是在面对重大决定时,更是举棋不定。到底应该如何做,如何权衡利弊,评估风险收益,其实就是两个灵魂之间的博弈。
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做了慎重决定,心智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成长。因为,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听取了两个灵魂的全面陈述,而不是一时冲动做决定,才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内外部处境,更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更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结语:两个灵魂都需要悉心照顾
“外在成人”让我们与外面的世界连接更紧,“内在小孩”让我们与自己的内心走得更近。我们既是社会动物,又被心灵摆渡,所以这两个灵魂都不能辜负。只有让他们各司其职,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之术,我们才能收获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