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全新而独特的Hellraiser系列最新篇,大部分原班人员继续上阵。和其它几集比较来说,表面看只是一出跟其它B级片没两样,同样洒狗血的电影,但Rick Bota在血和核突以外,还加上深入一点的人性探讨。前几集的故事主要跟家庭、人的欲望和恶行有关,结果令他们惨受地狱使者的骚扰,充满冷色调的美术设计,令Clive Barker所营造的世界,更见冷酷。
1987年,惊悚小说家可利夫·巴克将他的第一部小说《猛鬼追魂》(Hellraiser)搬上了银幕,从此奠定了他在惊悚世界的地位。故事以一个能打开地狱之门的魔方盒子为核心,其卖座程度带动了其后四部续集的问世,在由小说家转型到导演的同类之中,他是寥寥无几的成功者之一。
巴克的电影风格,属于传统的恐怖派,以赤裸裸的血腥和暴力见长,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刺激,营造最接近西方人心目中标准的地狱景象。跟他处于两个极端的是美国的“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金的小说主要意象是“小镇”,平和而偏僻小镇收藏了她的居民所有阴暗的秘密,总有一天它们会一一地揭露开来,仿佛一块块于不动声色中砌入的砖块,直到最后筑成一道你无法逾越的墙。这是很高级的“心理恐怖”的技术,有些作品你初看之时毫无感觉,但事后不经意间思想起,却有一阵寒意直涌胸腔。
当然,由于电影审查的缘故,大多数小成本的血腥类型的恐怖片难以走出美国之外的市场。对东方观众来说,这类电影给你更多的是“恶心”的感觉,看此类影片之前先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笔者个人觉得,比起美国式的“活体解剖”来,更恐怖的还是日本式的恐怖——做得精精致致,依靠暗示、倒影、画外音以及悬念等因素来吸引观众,鬼魂露面的镜头只有那么寥寥几个,往往也就是高潮之处,结尾戛然而止,但却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