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人和小孩是弱势群体,需要远离战争保全自身,但是从真正的战史上来看并非如此,当真正需要时候,女人和小孩也不可幸免成为一份战斗力。曾经德军在进攻苏联之后,苏联因为迫于抗敌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军队士兵数量一减再减,后来无奈之下斯大林做出改革,鼓励女性上战场为自己的祖国而战。后来在如此的号召之下,苏联女性争相投入到战场上,不管是在前线还是后勤都充斥了她们的身影,如此一来就大大的缓解了苏联兵源不足的问题。
而同样的德国方面,因为跟苏联的大战兵力也持续的缩减,这时候补充兵源成为最大的难题,甚至为了能够将士兵送往前线,德军一再的降低征兵的年龄。据悉当时只要是满16岁的男性就可以参军入伍了,所以在二战的后期才会在德军部队里出现大量的童子军,但这些童子军都是匆忙上战场,心理素质不足,作战经验有也不够,只能算是战场上的炮灰。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德国党卫军第12装甲师,后期里面的大部分士兵都是由平均年龄17岁的孩子组成,它们参军更多是为了生计,因为在军队中可以解决温饱的问题,而不用再挨饿了,这直接让它们战胜了死亡的恐惧。而在这些人里,曾经有这么一人在投入战场后不久就被美军给俘虏了。
这个男孩名叫汉斯·格奥尔格·亨克,在被俘虏之后他还显得非常的坚强,但当美国大兵问他想要什么样的死法时,汉斯强装的心里防线终于崩塌,在知晓自己即将面临死亡时,男孩大哭了起来,他用德语大喊着“请救救我”四个字,而恰巧的是这个画面被战地记者给拍摄了下来,其成了历史撰写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面对这名男孩的呐喊,虽然美国士兵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是从他满目泪光的眼睛中,他看到了男孩想要活下去的恳求,就这样这名男孩被关了起来。在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之后,美军将他释放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这名男孩后来结婚生子,过起了平凡人的生活。
十六岁在山下都快要读高中了吧,俄木小兵却有着跟他年龄极不相符单纯。我跟他说他自己学会了不够,还要多帮帮别的同学。于是,经常在我讲课有同学理解困难的时候,就会主动站起来:“老师,我用彝语给他们说一遍”他在孩子们面前也有很高的微信,哪天有同学上课捣乱惹我生气,他会比我还愤怒,会用我听不懂的彝语大声训斥。同样,学校里如果有什么体力活,老师们第一个喊的也是他。
学校里的孩子都来自附近村落,也就是分布在大山里各个自然村,距离都很远。周末去几个村里家访过, 目之所及的地方却要走一个多小时。知道俄木小兵跟班里几个孩子都住在宿舍后面的山上,每天早晨推开窗户就能看到,但因为路难走(主要是听说有蛇)一直没有去过。只是听别的老师和孩子说过,他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住的是姐姐家……
山上的孩子们的生活很艰苦,但每个孩子脸上最不缺的却是笑容。刚开学的时候要收教材费,有好几个同学教不上来。还记得当时的俄木小兵,嗫嚅着跟我说:他爸爸妈妈不在家,能不能晚点交。记忆里也只有这一次,孩子脸上有了他这个年纪的轻愁。哪怕整天穿着肩膀处露棉絮棉服,脸上也都是灿烂的笑…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转眼到了期末。孩子们离校前夜,猝不及防就别离愁裹挟。先是舞台上唱歌的莫色扭作泣不成声,下面几个女生偷偷哭。后来场面失控,女孩抱着我痛哭失声,男孩躲在一旁伤心落泪。睡前我去寝室看看孩子们,俄木小兵少有地一脸严肃跟我说:“老师,三年后我一定要去看你”我说:好的,我们一言为定!
要离开了,心里满是不舍。找各种借口多留在学校一天,就想去俄木小兵家看看。第二天喊了杨老师一起,走了好多山路,终于爬上了这个遥望了一个学期的山包。村里遇到班里的黄惹洛,她带我们来到俄木小兵家。遗憾的是家里没人,这时候才知道,小兵一直都是一个人住在这里,他姐姐一家也早几年就到城里打工了。家,也只是一个坐落在悬崖上的土坯房,因为常年无人居住,只能用破烂来形容。站在荒芜的院子里,完全无法想象,一个孩子是怎样在这里独自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