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5年左右到的南京,打工屌丝一个。当时要去江宁二十一世纪现代城附近去见一个客户,三伏天挥汗如雨。从瑞金路底站上公交,有座位就在司机背后不远。第二站上来一个老太,本能让座。站着趴在司机背后的横杆上(那时公交车跟现在不一样)。老太下车前喊我:小伙子你来坐唉。坐了一站,又上来一个老太。继续本能让座。到目的底站还有两站重新坐下。这时车上就我一个人了。结果司机大哥回头问我:小伙子你去哪里?我说了目的。司机大哥说:我送你过去。我要去的地方离公交底站还有步行20分钟左右的路,三伏天,当时江宁那一代连绿化树都不多。司机大哥就这样开着公交送我去了!理由是我看你小杆子人蛮不错。我除了满心感激。
作为一个没有离开过南京很长时间的人,似乎对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于是我问了曾经的同学还有之前跳槽到上海、北京的朋友得到以下结论。
他们难忘南京的 美食 :鸡汁小笼包、桂花糖芋苗、金陵盐水鸭、柴火小馄饨……随随便便就能说出一长串,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也因为这些美味让他们走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发现了南京那些独一无二的绝美风景。
他们逛过夫子庙、老门东,走过颐和路、陶谷新村,转过新街口、河西万达,溜达过明瓦廊、丰富路……不论是民国风情又或是烟火气息都让他们念念不忘。
另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就是南京话和南京人了。他们说南京话垮得很亲切,“阿要辣油啊”是他们对南京话的初映象,之后他们学会了“老板,多给得儿”“么得四欸”,也懂了南京人相互的爱称只是听上去粗俗了些,实际上饱含爱意。
一旦人爱上一个地方,它的空气、它的天空、它的人们甚至是它的缺点都变得可爱了。
六十年代发展建设中的南京,敞开博爱胸怀,迎新我的出生,有幸成为一名南京“小萝卜”。
南京的包容不分老幼,长江大桥通车后,家长,孩子一起挤上“十轮卡”大 汽车 参观大桥。中山门城墙,前湖湖边,梅花山上盛长的青梅,都是孩子们“打游击”场地
地标建筑,青奥设施,跨江大桥,更是金陵博爱的展示。让听有南京人来参与,当家做主,为大桥取名。南京眼名称横空出世,彰显南京建设民声,民心,民主的尊重。
南京新街口广场孙中山铜像,从伫立,搬走,又迁过来,顺应民心。市民乘坐公共 汽车 ,刷一次卡,可以享受两次免费乘坐。南京三十多公里的明清古城墙,更是让人治愈心情,心若在,梦就在,调剂情绪的好胜地。
这些与细微处的服务,就是让人对南京城恋恋不舍的,发自肺腑之心敬佩。
南京让我念念不忘的地方太多了,宁海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鸡鸣寺飘舞的樱花,城南巷子里烟火气的小吃,巍峨的城墙,现代的河西新城。长江大桥几乎天天见,玄武湖的沿岸风光,鸡鸣寺超多的台阶,紫金山沁人心脾的空气,德基广场的一线门店,朝天宫的闹中取静,夫子庙的热闹繁华,南师大随园校区的幽深静美。
确实有很多地方很多记忆点。
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南京了,我想可能还是人吧。
南京跟北京上海不同,也跟深圳广州不同,北京上海总高看自己一等,如果是外地来的,一般不被接纳;而深圳广州却要反过来,大家都是来打拼的,每天不奋斗就要落后。
南京真的不是,南京人更多时候体现出来的精神特别像东北人。
可能因为都曾经是工业重镇,工人阶级往往是城市人口的主要人群,团结、守纪律、不排外,只要你肯踏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不会有人瞧不起你,也很少有人在意你老家是哪里的。
从胸怀上来看,南京真是要更好些。
也许真的是千年古都,风风雨雨见惯了,又因为工人群体作为中坚力量,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踏实、豁达的性格,再有这么多的高校,不断的为南京输送青年人才,让这个城市看起来,永远都是既古老,又厚重,又年轻。
也说说期待吧,南京未来10年,如果能把江北新区打造成繁华的新城市中心,那就不枉我把全部身家都押在南京啦。
我是个新南京人,在南京生活才三年,我就爱上这座城市]。
饮食方面,最让我难忘是大牌档的 美食 ,每次朋友来南京,我们必去大排档,必吃鸡汁小笼包、桂花糖芋苗、民国美龄粥、萝卜丝端子、虾黄豆腐、天王烤鸭包。
气候方面,虽然,每年下季有点湿热,对我来说感觉还能适应。不过,南京的冬天还是蛮冷的,做好保温措施,冬天很快会过去了。
一旦爱上这座城市,它的天空、它的人们、它的缺点都变成了优点,让我放慢脚步留在这个美好的城市。
雨花台,革命烈士,让我恋恋不舍,他们牺牲都很年青,是他们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年青的生命,我们永远不舍他们,怀念他们!
革命新起点,军旅第一站。以南京到北京,终生难忘眷恋:
①在下关草鞋峡预校三大队,穿上水兵新军装宣誓入伍。开始了难以忘怀的军旅生活,直到现在军休养老!
②有幸在南京过首个八一军节。在哪里庆祝朝鲜停战谈判签字,上午从挹江门军游到新街口,下午在玄武湖联欢,唤上看第5军文工团演出!
③当年的南京如同现在的北京,首都名气大著名景点多,都以能到哪里一游为荣。今非昔比,现在南京仅是个省会城市,比首都北京差远了!
④现在国人自豪的都是北上广深,都以哪个”鸡的匹”为标准论英雄。其实全国各地都有自身优势特点,都在突飞猛进为中国崛起作贡献!
⑤
南京是我的家乡 一个在鼓楼区生活了前二十年 在江宁区生活了后十年的南京人
不喜欢南京话随意的脏话 不喜欢卡子门的堵车 不喜欢餐馆肆意的嘈杂
三十多岁离开家乡 才知道南京话那么熟悉 街头的小吃那么可口 那些粗俗的南京人那么直爽
怀念玄武湖晚上安静的湖面 南湖传统的小吃 繁华的新街口
很想家 不知道何时可以回家
年轻的时候觉得哪里都是家乡 人到中年才知道这一口满嘴粗俗的南京话 才永远放不下
致敬在外乡的南京人们
谢谢!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