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sān cùn zhī shé]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例句:他凭着三寸之舌,使许多人听信了他的谎言。
近义:三寸不烂之舌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的.得力谋士张良,精通兵法,很有谋略,能言善辩。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刘邦称帝之后,想封张良为“留侯”,张良想出家当道士说:“我凭着自己的三寸舌,报了秦国灭韩国之仇,我心满意足了”。
【造句】:
1, 张仪以三寸之舌纵横天下。
2, 他凭着三寸之舌,使许多人听信了他的谎言。
3, 诸葛亮在东吴,凭借三寸之舌,说服东吴君臣,完成了联吴抗曹的重任。
4, 三寸之舌能驱使五尺之躯。
5, 他凭三寸之舌说服了班主任。
6, 新的一年,我一如既往的二话不说经三寸之舌,送你四季平安,助你五谷丰登,借你六六顺意,享有七星高照,总是八九不离十,万事大吉!
7, 一言定邦,一言安邦,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话用在凤轻尘身上,最是恰当不过。阿彩
8,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意思: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口才
毛遂帮助赵国的平原君去楚国谈判获得成功,回国后受到平原君的表扬。平原君说,本人手下智囊人士上千,少也有几百,都不如老毛。结论是:“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给予高度评价,立马提拔毛遂为一级智囊人物。
三寸舌词语来源:春秋时期,有一天,老子的学生向他请教处世经验。时年已老的老子(李耳)张开嘴巴,露出舌头问:你看我的舌头在么?学生答:在。他又问:牙齿在么?
学生答:没啦。他又问:什么原因?学生答不出。老子接着说:牙,硬,性刚,只会咬,掉得快;舌,软,性柔,可卷曲会翻动,不会掉。学生终于明白:舌头真厉害!
又传,孔子的学生子路说:“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舌端,下士杀人用石端。”号召用舌头杀人才是高水平,用笔杆子杀人是中水平,没有水平的只有用力气搬石头砸。这个“三端”论,后人又演化成“文人的笔端,武士的锋(刀)端,辩士的舌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