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儿流浪记作者的详细简介
埃克多·马洛(1830~1907),著名法国小说家。是以写情节剧小说(即以情节取胜的小说)载入法国近代文学史的作家之一。
他一生写了70多部小说,而且都十分畅销,《苦儿流浪记》更是家喻户晓。这部小说问世后,曾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多种文字,而且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还在法国被重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银幕。
在法国十九世纪文学遗产中,作为提高了的情节剧小说,《苦儿流浪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在他专门写给少年儿童的小说中,还有另外两本名著,一本是《孤女寻亲记》,一本是《罗曼·卡勃里历险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法国19世纪后半个世纪里,埃泽尔和他的朋友让·马塞于1864年创办的《教育与娱乐杂志》(1864—1906)发行最广。杂志分“教育”与“娱乐”两大栏,为“娱乐”栏撰稿的有儒勒·凡尔纳、埃克多·马洛、安德烈·洛里、欧内斯特·勒古韦、儒勒·桑多等法国作家,以及狄更斯等外国作家。
埃克多·马洛是《教育与娱乐杂志》主要撰稿人之一。马洛的《罗曼·卡尔布里斯历险记》在儿童文学领域获得成功后,埃泽尔又约请马洛再为孩子写一部小孩游历法兰西的小说,把地理风光和各行各业的人都组织到小说里去。
很不幸,写成的手稿因巴黎失陷于普鲁士之手而无从寻找。出版面试的长篇小说《苦儿流浪记》是重写稿。
《苦儿流浪记》写成于法国工业化起飞前夕。马洛笔下出现的农村破落,工人们劳动条件恶劣,童工数量剧增和在法律允许下对童工的剥削,都符合当时的历史真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埃克多·马洛
29岁就逝去的杰出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
克里斯托弗·马洛(或 克利斯朵夫·马洛 Christopher Marlowe,1564年3月6日——
1593年5月30日),英国诗人,剧作家。是戏剧版的 浮士德传说 最早的作者。他于1564年2月出生在坎特伯雷,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大约比莎士比亚早出生了两个月。1587年他从剑桥大学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他在伦敦定居了下来,这期间结交了一群无神论者,或曾为英国政府完成过一项秘密使命。
不久留下了《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等六部戏剧和一些诗歌作品。悲剧 《帖木儿大帝》 被普遍地认为最迟创作于该年。该剧被视为创立了以 无韵诗为标准的英国戏剧的典范 。 《浮士德》 可能是他在接下来的1588年创作的,此前他写有 《马耳他的犹太人》 和 《爱德华二世 》。马洛与人合写了几部作品,创作了 《英雄与林德尔》 的前两部分,并翻译了奥维德和卢肯的作品。1593年6月1日,他因在酒店与人口角、斗殴,当场被刺身亡。
马洛被称为一个浪漫奇才,塑造了很多异乎寻常的征服者和追求者,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和壮丽的文字都使得马洛的不幸离世成为伊丽莎白时期文学大憾事。
对于马洛本人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文献中记载的他的无神论的信仰和放荡的生活方式可能夸大其词。最近的研究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异端行为,可能不过只是一种单一的生活方式。一些对于他性格的攻击性言论,只不过是来源于一些社会名声经不起查证的人的评判,然而,他的朋友们的文字描述,以及他们提及的马洛的方式,却与那些言论截然相反且极具说服力。
马洛的戏剧的最突出的特点, 是把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核心人物身上 ,主要是基于一种单一的情感,一种对某物热切的渴望。在 《帖木儿大帝》中其表现为对统治世界的权力的渴望 ;在 《马耳他的犹太人》中,是无穷无尽的财富贪恋 ;在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则是一切的知识 。
这些具有主导性的个性特征,通过铿锵的韵诗,以修辞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幻化为崇高的志向,有时则演变为咆哮。《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惨不忍睹的喜剧场面,可能不是马洛的错,该剧虽缺乏结构上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却展现了具有伟大能力的英雄,在事业上的追求和他们的最终命运。在对《特洛伊》的海伦的评论中和浮士德临终的话语里,他借他们之口,书写出了英语语言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两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