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看的电影电视剧网站
 看过

盛信影院为您提供《《人生七年8》高清免费观看》高清全集免费在线观看地址,影片主演列表、海报图片、上映更新时间、影片相关资讯、主演其他影片、 以及《人生七年8》高清免费观看剧情等内容。
 在线播放地址

ckm3u8


 相关问答

《人生七年》观后感通用三篇

我们在写《人生七年》 观后感 的时候,需要写出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感受,不要一味的去描述影片的内容,你知道怎么写吗?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人生七年》观后感通用三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人生七年》观后感通用1

  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在1963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

  的确,好像是达到了。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在21岁以后宣布离开这部纪录片的Peter被当时的报纸抨击为“撒切尔夫人时代英国的愤怒共产青年”,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他成为了一个乐队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音乐奖项,在音乐界获得了肯定。

  你瞧,他们的生活也挺好的,就像一个走进迷宫的孩子,兜兜转转之后,总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拥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他平铺直叙,毫无矫揉造作,真实是他唯一的追求。真实在那三个女孩儿越来越发福的身材上,真实在那越来越多的秃顶上,真实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故事,每一处起承转合,伤感又温情。当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身材越来越走样,头发再也不像从前那么茂盛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他们也曾经想改变生活,想成为演员或者政客,然而在时光面前,一切都变得圆滑。就像匠人手里的一把美工刀,把每一个人像玉一样磨得通体圆润,在时间这条湍急的河里,像一条灵活的鱼儿一样,不再跌跌撞撞。

  这只是一篇普通的观后感,我希望,面对屏幕的你千万不要奢求从这得到什么。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评价别人的人生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而且“从别人的人生里面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经验”这个观点,笔者也持审慎的怀疑态度。毕竟对于文化环境、成长环境都不同的人来说,会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它贫乏单调,但充满了生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点很重要,在笔者看来,比旁观这14个人的人生要更加重要。

《人生七年》观后感通用2

  看书累了,我喜欢看看记录片,那是另一种读书。

  昨天看了纪录片《人生七年》,看完后感概万千。

  片子是英国格拉纳电视台拍摄的,选择了来自英国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14位7岁的孩子,每隔七年一拍,记录他们的想法和生活。从7岁到56岁,跨越半个多世纪,记录了他们的大半辈子。而这14个孩子的未来,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无一例外的过着优渥的生活;三个中产家庭的男孩,仅有一位进入牛津大学,其余两位仍旧中产;而那几个来自于底层社会的孩子,年老的他们无一不做着普通的底层劳动,甚至与失业相伴。

  这本来是一个揭示英国阶级流动固化的纪录片,然而放在如今的中国何尝不适合?有人做过一个调查,清华北大的学生,其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比例远远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要多。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会在清华北大,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优渥。

  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结论,有人会说:你的意思是家里有钱的人才能上清华北大?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认为一个人的努力和他所能得到的资源是互补的。什么是资源?比如说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每年都会有本科生期末考试的原题出现,而这些原题,本校的学生是要比外校的学生容易找到的多,这就是资源。

  再举个例子,两个同样努力的孩子,他们的成绩也许差不多。到了暑假,有名师辅导班,一节课500,家境好的孩子眼不眨心不跳的可以掏钱补习。而家境差的呢?他或许要帮家里干活、或许要去发传单挣生活费……慢慢的、慢慢的,两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不是努力就可以弥补的。

  老祖宗有句话叫“寒门出贵子”,确实现实中也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往远一点说,有名臣宋濂之流,往近一点说,马云总算一个吧?然而中国十三亿人,宋濂马云之流有几个?为什么每出一个就会轰动一时、远近闻名?因为这样的人太少了呀,谁会巴巴地去报道哪个首富家的儿子开了什么公司(王思聪除外)?谁会去关注哪个二代出了什么成绩?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这都是正常的,只有那些辛辛苦苦从泥潭里爬起来并且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才会安慰吾等凡人的脆弱心灵。你看,寒门出贵子,我们努力了还是可以成为凤凰的。

  我说“寒门难再出贵子”,还因为一个人的家境决定了这个人的眼界。在古代,交通不便,我没有见过的,就算你家境好也不一定见过,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或许你还在美术课上学习断臂维纳斯的美,人家已经站在卢浮宫自己领悟了。而片中,三个精英家庭的小孩说他们读《金融时报》、《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甚至已经有了隐隐地规划——做律师、上剑桥的三一学院。但是出生贫寒的小孩呢?他们远远没有如此眼界,他们只希望“见到爸爸”、“做个赛马骑手”。当然,理想没有贵贱,谁说想见爸爸不是孩子最纯真的愿望呢,只是阶级的远见性由此已经可见一斑了。

  老一辈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的手骨肉匀称、细皮嫩肉,那么他是一个有福之人。以前觉得封建迷信,现在却觉得大有道理。为何呢?细皮嫩肉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很少干活或者不干活,那么他的家境一定不错,一个家境不错的人,只要不出大问题,将来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

  站得高你才能看得远,终究寒门难再出贵子。

《人生七年》观后感通用3

  《人生七年》,制片方挑选了14名7岁的孩子,以阶层的视角每隔七年观察他们人生轨迹的变化。已经看到了第3季,这群孩子已经21岁,和现在的我年纪差不多。21岁的这群孩子中,有些人的目光已经暗淡,有些孩子的目光则变得更加锐利,目光之后则是与梦想的距离。

  第3季,最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意气风发的对着镜头说:“我认为这个节目有意误导了观众,节目只展现了我现在成功样子,而没有表现出我为取得这种结果所付出的努力。” 我觉得也是,评价一个人仅看他的梦想有多远大,那么对大多数人是不公平的,毕竟不是每个人的起点都会是那么高,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视野能支撑梦想的远大。评价一人一物,看他与梦想的距离,这不更合理吗?如果非要认为蝶蛹破茧成碟的努力是卑微而不值一提的,那你只是一个思想混沌、情感粗糙的人。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到关于高考的话题,我说:“怪不得你高中压力那么大,毕竟从小到大,你的家庭给你提供了最优秀的社会资源,你没有理由考的差。”在同一个尺杆下,我们都有跳过1米5的能力,但是种种原因,你比我的起点高了30公分,你的梦想可以是跳过1米8,我的梦想只能是跳过1米5。如果我和你付出同样的汗水,我永远无法超越你。如果你和我付出同样的汗水,你取得的成绩也不配嘲笑我,当你在嘲笑别人的时候,你也会惊愕,原来有的人起点就是1米8。但是别人能跳跃的尺干高度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依然在那,那管他呢。我不在乎我最终能跳多高,我在乎的是我为能跳到多高所付出的努力。现代人总是太累,无非心孽太重。

  放大格局,《人生七年》里的孩子,虽然他们是那么努力,在21岁时的人生轨迹,也基本按照自己7岁时对自己的人生设想运行的,但是没几个人跳出自己生活的圈。7岁孩子对人生的设想?7岁的孩子对人生能懂啥呀?7岁的孩子的人生设想无非是他周围环境的思想意识在他脑海里的一种投射,所谓的设想不过是所处环境的社会意愿,孩子不过是实现这种社会意愿的工具,一个个孩子在21岁时看似踌躇满志,其实他们中有谁跳出了那个圈,到年老时,真会觉得自己这辈子过得幸福和值得吗?不信,你可以接着看,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看《人生七年》的后面几季。在社会规范面前,最大的无奈不是“金箍在头,欲说还休”,而是“金箍在头,你却不知”。想说的是,能跳出自己生活的圈,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种能力。

  思想多元时代,一家之言,不必奉为圭臬。生活是自己过的,真当生活过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改变;路是自己走的,真当走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拐弯,何必总是听外人指手划脚。生活面前,谁都不会是备胎。不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只会让我沦为生活的奴隶。如果有些事情,非要说意义,那么评价这种意义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有些意义,非要说标准,那么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标准束缚自己?蚕蛹十七年的暗无天日,但是它自己觉得值,这还不够吗?我不怕暗无天日,但我怕看不到希望。我不怕到达不了目的地,但我怕看不到路上的风景,所以,你也不要多想。保持一份沉默的默契,这不很好吗,为何非要为这种无聊的论调而论战,不累吗?要相信,时间可以抹平一切,就不能有点耐心吗?

  “爱少年时代,放肆而无害。”—致沸腾的岁月

40岁男人人生过半,依旧一事无成,活出精彩人生,还要靠这8个字

人生七年

最近,英国BBC电视台播出了一部由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孩子的生活纪录片《人生七年》。

这部纪录片从孩子的7岁开始拍摄到63岁,每隔七年拍摄一次,整整56年。

在56岁Jackie接受采访的时候,面对镜头展现出来的是自己悲惨的生活以及不幸的婚姻。

但是,她还在埋怨政府不给她提供抚恤金,反而逼她出去工作。

这一点像极了我们国内那些处于贫困线的部分人群一样,因为从小懒惰的因素,没有一技之长,到老了还享受国家相关的保障政策,却依然不知足,得寸进尺,就盼着能坐等得别人喂的状态。

导演问她:你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吗?

她长叹了一口气:我上学时候不应该这么懒,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学习。

正所谓救急不救穷,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这位老外还有后悔的念头,而那些人却心安理得。

人生过半,依旧一事无成,为何没有活出精彩的一生,因为他们人生没有倒计时,生活缺少这八个字“向死而生,生而精彩”。

每天打开新闻:各种交通事故,X死X伤;各种被害事件,天人永隔;以及XX空难,XX地震,死伤惨重.......

就算没有这些,世界平均每秒也有4人死亡,每天约35万人死亡。

我们要平常心去接受它,应该庆幸自己还活着,可是正因如此,我们放弃了对死的思考,也同时放弃了对生的思考。

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向死而生”,人只要没有亡故,就是奔着死亡的方向而去的。只有向内成长,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展现出无限可能,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向死而生, 生而精彩,这才是我们要有的人生意义!”

富兰克林

“死于25岁,葬于75岁。”-------富兰克林。

这里的“死”是指激情的消退、梦想的破灭,精神的死去。

我们很多人年近40,庸庸碌碌了半辈子。

少年时也曾怀揣实现远大理想的抱负,但是工作后,早已适应了每天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生活,至死也如同行尸走肉一样被人掌控,没有活着的感觉,这样的”生“本身就是”死“。

人生如同一趟单行车,错过了就错过了。

有些事,现在不做,估计也等不到以后做了;有些梦,现在不追,以后只能做梦了。

有人迎难而上,有人安于现状,共同的是都要面对时间的流逝。

在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如果你的人生还有1个月。

你肯定会万般珍惜这一个月的时光,让这一个月过的有意义,特别是平身一直没有勇气去表白的对象,没有去挑战的事情,以及种种都会在这个月里鼓起勇气去实践。

例如:曾记得看过一个电视剧中,主人公吃了饭店的牛肉后。新闻报道最近他们那个城市牛肉感染了某种病毒,吃了的人活不过三天。

他看新闻后,感觉时日无多,想起自己三十出头,人生才开始就结束是多么的悲愤。

在这最后的三天,他想到了他最有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有敢向心爱的女孩表白。

这次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终于鼓起勇气向心爱的女孩表白,很庆幸对方接受了他。他心里很高兴,但又很失落,因为他即将面对死亡的来临。

但是两天过去了,又一则新闻出台了,前两天播报的新闻中的感染病毒的牛肉没有流入本市。他听了虚惊一场,但同时也庆幸有那次经历,那次人生倒计时三天的经历,让他实现了一开始压在心底三年的心愿:向心爱的女孩表白。

“倒计时”的设计才能让人生效率更高,人生意义更大。

我们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死亡,认识死亡,其目的就是为了向死而生。向死而生并不真正要去面对死亡,而是想象自己面临死亡的前刻,先行决断去如何更好生存,用当下把握未来的命运。

例如:就拿自己近距离接触死亡而言,感触良深。从小到大,经历过了各种也许别人一辈子都不会近距离靠近或者接触死亡的事情:

高中踢足球大腿被别人铲倒,瘸了半个月;

眼睛短暂失明后,真正体会了一次眼冒金星是一种什么感觉;

耳朵失聪过,老师讲课那是一个功放一个没音的超级难受;

骑自行车跌倒睡马路边上,路过的汽车挨着头飞驰而过的生死刹那。

上大学,当班干部管别人,引发争吵,被人突然从后面拿铁凳子扎到了头上昏厥过去。事后头上缝合了12针,被扎的地方离太阳穴只有1厘米的事情,估计也是一次生与死的经历。

上班途中遇到交通事故后,亲眼所见一名被从沟底运上来的驾驶员,年纪轻轻看起来才30岁左右,人生才刚开始却已经结束。

工作后,虽然不是灭火员,但是前前后后灭火也有近百次之多的山火。其中也一次灭火的经历是永生难忘,从山坡底下上到山坡上面已经着过的地方仅仅一分不到,一人高的大火就从脚底下的山坡着了过去。

同样是因为山火,身边的一位领导同事才50岁就被夺去了生命。前一天还一起奋战在一起,第二天就天人永隔,剩下了还在上学的孩子和没有工作的老婆。

我们没必要真正经历死亡才懂得死亡,但是我们可以去殡仪馆,去医院,去交通事故现场去见证死亡,去认识死亡、思考死亡,通过思考死亡来先行决断你现在的生活。

当我们做出先行决断的时刻,我们就与那个曾经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进行了隔断,唤起了自己本来奋斗的梦想和本真。

我们的生活是由曾经---现在---未来三者构成的,我们只有意识到时间有限,存在危机感,才会珍惜利用时间。

只有危机突然来临前,面对临死的场景,你才会去想想你最后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在世时想到去世——意味着我们面临死亡之前必须顺应自己的本心做出决断,当所有生活崩溃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否则我们所进行的平面生活,那是一种拖延症,是给自己的一种包裹感,安全感。

黄渤

举个例子:黄渤为了获得家人认可和证明自己,初中就出去唱歌,做驻场歌手,直到他花一个多月时间攒齐2000元零钞,摆在爸爸妈妈面前的时候,爸妈才不反对他唱歌。

黄渤有着强烈的危机感,特别是随着年岁的渐长。

20岁那年,他突然觉得不年轻了。他组建了乐队“蓝色风沙”,带着乐队几乎跑遍中国,拿着赚回的20万现金放在父亲桌上,用父母能理解的方式证明自己去北京是正确的。

持续了几年后,突然有一天,黄渤问自己过这样重复的日子有何意义?也有可能是看到了行业发展的天花板,他离开乐队,回到老家开了工厂。

黄渤将这种选择为“为给生活换一种频率。”

干了几年后,黄渤看着这一切,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黄渤于是再次回到了歌唱行业。

直到他30岁那天,他感慨,30了,竟然一事无成,离自己的理想依然那么遥远。

他一直梦想着成为知名歌手,并为此奋斗了近十年。“但是命运弄人却在2001年,他参与拍摄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上车,走吧》获得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这部电影他只拍了12天,但是这12天改变了黄渤命运的轨迹。

让自己时刻处在危机中,时刻有让自己改变与前进的动力,这就是黄渤。我们也应该有这种时刻处于危机的状态,这样能逼迫自己勇敢向前。

我们应该有这种人生倒计时的生活态度,如同看到自己头顶上写着倒计时“1”或者“50”。那就是我们人生剩余的长度,而这个“1”和“50”是你是看不到的。

医院有时候告诉你的只是体检报告而不是死亡通知书,但实际人生剩余长度也许是1秒,也许是1天,也许是一年,也许是十年......

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看到这个剩余的数字,也不是如何去拓宽这个剩余的数字,而是在那串剩余的数字走完前,我们要让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

树木希林

例如:来自日本的曾以最佳女主角的身份,两回摘得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树木希林,在知道生命倒计时不足一年的情况下, 没有像多数人想的那样暗度晚年。而是在这有限的一年时间里,,她完成《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小偷家族》《日日是好日》《38岁的伊丽卡》四部作品。同时,她还参与了纪录片《人生的果实》旁白,以及从资金筹集到挑选演员她亲力而为参与了自己“女儿”浅田美代子的电影。

她是如此的豁达,她最后将她剩余的时光都留给了她的作品,直至死亡。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活过60岁、80岁,在60岁前你的人生会经历各种磨难,诸如交通事故、意外事件、天灾人祸等等。

当你明天的生命即将结束时,你能坦然接受人生无憾无悔、没有白活,那就是一件很骄傲的事!

2019年已过一半,我们仍旧拿着配配配角的剧本,但是要铆足劲地去演我们精彩的一生,做我们人生的主角。
 《《人生七年8》高清免费观看》同类型推荐

相关搜索:《人生七年8》高清免费观看预告片《人生七年8》高清免费观看豆瓣评分《人生七年8》高清免费观看幕后花絮

合作伙伴:爱奇艺腾讯视频《人生七年8》高清免费观看芒果TV优酷视频哔哩哔哩搜狐视频1905电影网PPTV百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