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从电影《柯莱特》和《代笔贤妻》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021年8月11日
美国电影《柯莱特》讲的是一对夫妻维里和柯莱特,从刚开始创作小说,到最后成名的故事。
柯莱特是维里战友的女儿,柯莱特十八岁那年,维里去老战友家,看上了老战友的女儿柯莱特,柯莱特的父亲因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家里生活也很拮据。女儿柯莱特也已经长大,但还没有合适的人家。正在这时,老战友维里登门拜访,看上了柯莱特。当时维里便给柯莱特一个小礼物,柯莱特居然就爱上了维里。
维里是法国巴黎一个出版商兼作家,他经营一家出版公司,也是该公司的老板。不久柯莱特便与维里在巴黎结了婚。维里带柯莱特参加巴黎上流社会的社交圈,柯莱特很不习惯。
后来,维里的出版公司因作者作品不好,没有读者而面临破产。这时,维里想到让柯莱特写作,柯莱特以为自己没有能力写作。于是,维里便鼓励柯莱特写她自己小时候经历。柯莱特便开始写自己在乡下的生活经历。
写完之后,交给维里看,维里看完,表扬了柯莱特。同时,也告诉柯莱特这部小说无法出版,因其故事虽然不错,但缺乏趣味性。柯莱特非常沮丧,便准备毁掉自己亲手创作的作品,当她在划掉作品时,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将原来的名字改为克里蒂娜。
维里在无意中发现了这部改了名字的小说,觉得可以重新加工。于是,他让柯莱特又按照自己的意思作了修改。作品出版后,大受读者喜爱,便开始流行于巴黎各个阶层。
紧接着,他们又开始以克里蒂娜为名创作了一系列小说,一举成名。维里也成了当时巴黎最红的出版商和作家的代名词。就在他们正享受着成功后的喜悦时,一天,柯莱特走进维里办公室对维里说,希望和维里同时作为本书的作者出版。维里一听便火了,并说维里是品牌的代表,如果柯莱特一加入势必会让他们名声扫地,公司还得破产。
于是,坚决不同意和柯莱特联合署名出版作品。柯莱特以为所有作品均为自己创作完成,自己是真实的作者,但却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于是,两个人因为著作权发生争议,最后又离了婚,法院最终以柯莱特获胜而告终。
再来看看《代笔贤妻》这部电影。这是一部由英国拍摄的故事片,故事讲的是一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夫妻的故事。丈夫卡斯尔曼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妻子琼也非常高兴,因为她们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了,经过数十年的创作才获得了这个大奖。
于是,便带着自己的儿子大卫一行三人去瑞典的首都斯得哥尔摩领奖。在飞机上他们遇到了传记作家纳撒尼尔,纳撒尼尔想为卡斯尔曼写传记,被卡斯尔曼拒绝了。纳撒尼尔耿耿于怀,总是想寻找机会接近卡斯尔曼的妻子琼。
机会终于来了,就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前,纳撒尼尔有一个和琼接触的机会,他试图让琼说出卡斯尔曼的作品均出自琼之手。但为了维护卡斯尔曼的名声,琼断然拒绝了纳撒尼尔的要求。但同时在心里也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就在诺贝尔奖颁奖的仪式还没有结束,大家正在庆祝之时,琼给了卡斯尔曼难堪,让他下不来台。在坐车回家的路上,琼和卡斯尔曼闹了起来,卡斯尔曼还扔掉了诺贝尔奖的奖牌,幸好又被随从拣了回来。
但他们两个人的冲突并没有因此结束。回到宾馆以后,他们冲突加剧了,致使卡斯尔曼突发心脏病死在医院。
这两个故事都是妻子为了争夺著作权发生的纠纷,最后也都以悲剧结束。
这是西方文化的必然结果,他们以为,属于我的东西,我就应该得到它,而不管你和我是什么关系,哪怕是亲人、爱人或者什么人也不能阻止。这是西方文化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例证。也正是由于这种价值观,决定了他们不讲人情,只讲规则,他们不懂得变通,不知道礼让。哪怕是对自己最爱的人,也是如此。
如果换成了我们东方女人,她们是决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她们为了爱人、为了亲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有的时候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东方人的文化,也是流在血液里的东西。
写于2021年8月11日
电影贤妻是真实故事吗
不是。
《贤妻》是比约恩·容格执导的剧情片,由格伦·克洛斯、乔纳森·普雷斯主演,于2017年9月12日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2018年8月17日在美国公映。
该片Meg Wolitzer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为作家丈夫代笔的琼在丈夫获得诺贝尔奖后,彻底醒悟自己几十年间所受的剥夺和压抑,决心结束婚姻的故事。
剧情简介
一位完美妻子为了事业有成的作家丈夫,放弃对写作的热情投身进家庭。丈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妻子和家人于是陪同他来到了瑞典。而在颁奖的当晚妻子却决定离开丈夫。事件的真相逐渐展开,原来,丈夫所有的文学巨作都出自妻子之手,每一本小说都是在丈夫出轨的刺激下创作出来的。
影评
格伦·克洛斯的表演自然而富有层次,一步步推演出了“贤妻”内心崩盘的过程,让人感叹姜还是老的辣。《贤妻》还尝试批判男权社会下女性作家,乃至所有女性才华难以施展、难以被正视的不公现实。这份“压抑感”,格伦·克洛斯也演绎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