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阿米尔·汗的力作《印度暴徒》(Thugs of Hindustan)后,虽然有些许落空的感觉,但这部影片为我们揭示了印地语中的一个深刻内涵。"印度暴徒"这个词,其本意源自古印度,象征着那些供奉女神的神秘人物,然而历史上的他们却与暴力和盗匪行为紧密相连。
历史上,这些暴徒的活动频繁,如伟大的旅行家玄奘也曾不幸遭遇他们的抢劫。他们的存在与印度的种姓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的亚种姓和信仰群体逐渐分化,暴徒文化也随之演变。在18世纪的南亚次大陆,社会动荡不安,商旅的道路充满了风险,暴徒们巧妙地伪装成商人,潜入商队,以精心策划的抢劫活动为生。
尽管印度教崇尚非暴力,但在某些宗教义务的驱使下,杀戮在某种程度上被接受。在经典的《薄伽梵歌》中,刹帝利武士的“业”与暴徒们的献祭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电影《印度暴徒》中,暴徒们采用“不见血”的手段,如用头巾勒死受害者,抢劫过程看似平静,但实际上隐藏着对女神的虔诚献祭仪式。他们独特的刑罚方式,是将尸体完整地保留,以供女神享用,这种仪式反映了种姓融合下的宗教边界模糊。
令人深思的是,电影《一个暴徒的忏悔》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这一主题,阿米尔·汗的新作灵感正是源于这个复杂而富有深度的文化现象。这部影片不仅揭示了暴徒的过去,也触及了印度社会深层次的信仰与冲突,展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抉择。通过《印度暴徒》,我们得以窥见印度历史的一隅,理解这个民族如何在古老的传统与现代冲突中寻找自我认同。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fjm60YTv5LdvJycbN-h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