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有哪些天性
鸭子生活习性:
1 .喜水性
鸭为水禽,喜欢戏水、游水、潜水、交配,且能在水中寻找食物。鸭的饮水量比鸡多,所以养鸭必须十分注意做好鸭的供水工作。出壳雏鸭最好先给饮水后喂饲料,或水料同时给,但不能先给料后给水。饮水器下必须垫 · 块砖头,以防戏水湿身,引起打堆甚至发病
2 .耐寒怕热
因为鸭的皮下脂肪较厚,羽绒保温性能良好,加上鸭的体表没有汗腺以协助散热等,所以鸭具有耐寒怕热的习性。相反鸭的散热性能差,耐热性能较差,尤其肉鸭耐热性能更弱,在夏季,鸭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也下降.因而鸭舍不能建得太矮,并有足够的通风窗户,在炎热的夏季,一定要做好遮荫防暑工作,如安装遮阳网、房顶喷水、电风扇等,并降低饲养密度,以保证鸭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3 .合群性
鸭是最胆小的家禽之一,平时喜欢合群生活,极少数单独离群,这就有利于大群饲养。在管理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安静,所以育雏温度一定要适宜,温度低容易打堆、烧堆。注意,即使温度适宜也不会像雏鸡一样分布很均匀。
4 .生活规律性
鸭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反应灵敏。比较容易接受训练和调教,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自然条件进行训练,以形成鸭群各自的生活规律,一天之中的放牧觅食、嬉水、交配和产蛋等行为都有一定的时间性,且这种规律一经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5 .敏感性鸭胆小易受外界影响而受惊。
在受到突然惊吓或不良应激时,容易导致产蛋减少乃至停产。尤其是鸭对人、畜及偶然出现的色彩、声音、强光等刺激均有害怕的感觉。所以应保持养鸭环境的安静稳定,防止猫、狗、老鼠等动物进入鸭舍,以免鸭群因突然受惊引起应激,影响生长发育。
6 .耐粗性鸭耐粗饲且觅食力强,喜食多种水生物、植物及浮游生物。
由于鸭的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要求不高,凡是无酸败和异味的饲料都会大日吞咽,所以不沦精、粗饲料或青饲料等都可以作为鸭的饲料。鸭适宜放牧饲养,能觅食鱼、虾、螺类、昆虫等,因而饲养成木较低。
7 .较强的抗逆性鸭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较鸡强,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陆地都有鸭群分布,适应范围广,生活力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比鸡强,鸭病比鸡病少。但应注意鸭群若发病,并出现死亡后,比鸡的发展速度更快,所以每天一定要认真观察鸭群。鸭子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以下资料请你参考,如果帮到了你,请采纳为满意答案。 鸭的生活习性:
一、喜水性
鸭善于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鸭的尾脂腺发达,能分泌含有脂肪、卵磷脂、高级醇的油脂,鸭在梳理羽毛时常用喙压迫尾脂腺,挤出油脂,再用喙将其均匀地涂抹在全身的羽毛上,来润泽羽毛,使羽毛不被水浸湿,有效地起到隔水防潮、御寒的作用。但鸭喜水不等于鸭喜欢潮湿的环境,因为潮湿的栖息环境不利于鸭冬季保温和夏季散热,并且容易使鸭子腹部的羽毛受潮,加上粪尿污染,导致鸭的羽毛腐烂、脱落,对鸭生产性能的发挥和健康不利。
二、合群性
鸭的祖先天性喜群居,很少单独行动,不喜斗殴,所以很适于大群放牧饲养和圈养,管理也较容易。鸭性情温驯,胆小易惊,只要有比较合适的饲养条件,不论鸭日龄大小,混群饲养时都能和睦共处。但在喂料时一定要让群内每只鸭都有足够的吃料位置,否则,将会有一部分弱小个体由于吃不到料而消瘦。
三、杂食性
鸭是杂食动物,食谱比较广,很少有择食现象,加之其颈长灵活,又有良好的潜水能力,故能广泛采食各种生物饲料。鸭的味觉不发达,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不高,凡无酸败和异味的饲料都可成为它的美味佳肴,并且对异物和食物无辨别能力,常把异物当成饲料吞食。鸭的口叉深,食道宽,能吞食较大的食团。鸭舌边缘分布有许多细小的乳头,这些乳头与嘴板交错,具有过滤作用,使鸭能在水中捕捉到小鱼虾。鸭的肌胃发达,其中经常贮存有砂砾,有助于鸭磨碎饲料。所以,鸭在舍饲条件下的饲料原料应尽可能地多样化。
四、生活有规律
鸭有较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自然条件进行训练,并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如觅食、戏水、休息、交配和产蛋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放牧饲养的鸭群一天当中一般是上午以觅食为主,间以戏水或休息;中午以戏水、休息为主,间以觅食;下午则以休息居多,间以觅食。一般来说,产蛋鸭傍晚采食多,不产蛋鸭清晨采食多,这与晚间停食时间长和形成蛋壳需要钙、磷等矿物质有关,因此,每天早晚应多投料。舍饲鸭群的采食和休息根据具体的饲养条件有异。鸭子配种一般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其中熄灯前2~3小时鸭子的交配频率最高,垫草地面是鸭子安全的交配场所。因此,晚关灯,实行垫料地面平养有利于提高种鸭的受精率。
五、耐寒性
成鸭因为大部分体表覆盖正羽,致密且多绒毛,所以对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鸭脚骨髓的凝固点很低,鸭即使长期站在冰冷的水面上仍然能保持脚内体液流畅而不使脚蹼冻伤,故鸭在严寒的冬季只要饲料好,圈舍干燥,有充足的饮水,仍然能维持正常的体重和产蛋性能。相反,鸭对炎热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加之鸭无汗腺,在气温超过25℃时散热困难,只有经常泡在水中或在树阴下休息才会感到舒适。
六、无就巢性
就巢性(俗称抱窝)是鸟类繁衍后代的固有习性。但鸭子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养、驯化和选育,已经丧失了这种本能,从而延长了鸭的产蛋期,而种蛋的孵化和雏鸭的养护就由人们采用高效率的办法来完成。不过,生产实践中仍有少部分鸭在日龄过大或气候炎热时出现就巢现象。
七、群体行为
鸭良好的群居性是经过争斗建立起来的,强者优先采食、饮水、配种,弱者依次排后,并一直保持下去。这种结构保证鸭群和平共处,也促进鸭群高产。在已经建立了群序的鸭群中放入新公鸭,各公鸭为争配会引起新的争斗,使战败者伤亡,或处于生理阉割状态,所以配种期应经常观察鸭群,并及时更换无配种能力的公鸭。合群、并舍、更换鸭舍或调入新成员应在母鸭开产前几周完成,以便使鸭群有足够的时间重新建立群序。鸭在生理行为发生变化时啄斗会加剧,如4周龄脱换绒羽和肉种鸭11周龄性器官开始发育、21周龄第二性征形成、25~26周龄开始产蛋等,所以此阶段要加强管理,创造适宜的环境,以缓解和减少鸭啄斗。
八、定巢性
鸭产蛋具有定巢性,即鸭的第一个蛋产在什么地方,以后就一直到什么地方产蛋,如果这个地方被别的鸭占用,该鸭宁可在巢门口静立等待也不进旁边的空窝产蛋。由于排卵在产蛋后半小时左右,鸭产蛋时等待的时间过长会减少其日后的产蛋量。一旦等不及,几只鸭为了争一个产蛋窝,就会相互啄斗,被打败的鸭便另找一个较为安静的去处产蛋,结果造成窝外蛋和脏蛋增多。因此,在蛋鸭开产前应设置足够的产蛋窝。另外,鸭产蛋具有喜暗性,并多集中在后半夜至凌晨,所以在产蛋集中的时间应增加收蛋次数。
九、其他
鸭喜食颗粒饲料,不爱吃粒度过小的黏性饲料,并有先天的辨色能力,喜欢采食黄色饲料,在多色饲槽中吃料较多,喜在蓝色水槽中饮水。鸭愿意饮凉水,不喜欢饮高于体温的水,也不愿饮黏度很大的糖水。观察发现,公母鸭的交配性能随其年龄增长而降低。所以,生产实践中要充分利用青年公鸭,及时淘汰老龄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