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服饰反映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主体地位似乎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古时候我国以“衣冠上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服饰文化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然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民国的服饰与清朝相比,却没有任何的变化,还是以长衫和马褂为主。
1、在清朝晚期,
出国留学生的数量日渐增多,西装开始被知识分子带回国,但未普及开来,直到1919年,西装作为一种新文化开始冲击传统“国粹”服饰,长袍马褂并逐渐流行起来,中山装也是在西装的基础上定制出来的,孙中山先生综合了中、西服饰的特点,设计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山装”,建国后,中山装一直占据着中国男性服饰的主导地位。
2、在最具绅士风度的意大利,
从1857年至今,诞生的著名男装品牌Borsalino 、Ermenegildo Zegna、Brioni等已经超过了10多个,中等收入家庭男士通常身穿Incotex、Corneliani品牌 ,因为服装在某种场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高收入家庭的意大利男士已经从高级品牌男装转战私人定制,这样才可以让他们独一无二,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商务场合中都更有面子;意大利男装有的奢华,有的低调富有质感,有的设计走新古典主义路线,多样的意式风格奠定了意大利男装在全球的稳固地位,所以意大利有着全球男装之父的称誉。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互联网化,中国男装也在急追猛赶的发展,20世纪末我国男装还是“老干部”装为主。现在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穿着的品质和穿搭逐渐被提上日程,像DIKENI等这样的品质男装越来越普遍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风格极其独特醒目,当男士们都开始重视品质着装的时候,男装体现其自身价值和品位也随着到来了。
如果说从最初的只讲穿暖,到后来的引进西装是男士注重着装的第一次飞跃,那么第二次飞跃绝对是论场合讲穿搭,现在不同场合的男士着装都十分讲究,比如穿西装时,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颜色依次是浅蓝、黑中带浅灰,接着是褐色和米色。质地应该选纯毛,因为羊毛在视觉效果上比其他任何衣料都好;穿衬衫时,必须注意两个原则,一个是穿长于外套的衬衫,另一个是穿白色或者浅蓝色的衬衫,西方十分注重穿搭的男士曾领悟出一个穿搭道理:“衬衣的颜色越淡,底色越精妙,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就越好。”
据说当时是西欧渔民穿的,他们终年与海洋为伴,在海里谋生、着装散领、少扣、捕起鱼来才会方便。它以人体活动和体形等特点的结构分离组合为原则,形成了以打褶(省)、分片、分体的服装缝制方法,并以此确立了日后流行的服装结构模式。
也有资料认为,西装源自英国王室的传统服装。它是以男士穿同一面料成套搭配的三件套装,由上衣、背心和裤子组成。在造型上延续了男士礼服的基本形式,属于日常服中的正统装束,使用场合甚为广泛,并从欧洲影响到国际社会,成为世界指导性服装,即国际服。
现代的西服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从其构成特点和穿着习惯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
十七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长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尔”和比其略短的“贝斯特”,以及紧身和体的半截裤“克尤罗特”一起登上历史舞台,构成现代三件套西服的组成形式和许多穿着习惯。究斯特科尔前门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围线上下的几粒,这就是现代的单排扣西装一般不扣扣子不为失礼,两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着习惯的由来。
扩展资料:
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诞生于清末,是“红帮裁缝”为知名民主革命家徐锡麟制作的,徐锡麟于1903年在日本大阪与在日本学习西装工艺的宁波裁缝王睿谟相识,次年,徐锡麟回国,在上海和王睿谟开设了王荣泰西服店定制西服。
王睿谟花了三天三夜时间,全部用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出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工艺未必超得过西方国家的制作水平,但已充分显示出“红帮裁缝”的高超工艺,成为中国西装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先行者。
“红帮裁缝”发轫于清末民初-宁波作为当时最早与国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不少裁缝曾为外国人(又称“红毛”)裁制过服装,“红帮”之名由此而来。“红毛”最初是对荷兰人的称谓,后来泛指欧洲人。
在老上海,“红帮”指的是西式的服务业或修造业。“红帮裁缝”是近现代中国服装史的主体,它有一条长长的历史轨迹,在老上海提起宁波人,很多人立即就会想起当年那些在上海滩扬名立万的“红帮裁缝”。
在中国服装史上,“红帮裁缝”创立了五个第一: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
西装的故事
有一年秋天年轻的子爵菲利普和好友们结伴而行,踏上了秋游的路途。他们从巴黎出发,沿塞纳河逆流而上,再在卢瓦尔河里顺流而下,品尝了南特葡萄酒后来到了奎纳绎尔。
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成为西服的发祥地了。
奎纳泽尔是座海滨城市,这里居住着大批出海捕鱼的渔民。由于风光秀丽,这里还吸引了大批王公贵族前来度假,旅游业特别兴旺。来这里的人最醉心的一项娱乐是随渔民出海钓鱼。
菲利普一行也乐于此道,来奎纳泽尔不久,他们便请渔夫驾船出港,到海上钓鱼取乐去了。鱼一旦上钓,要将钓竿往后一拉,这里的鱼都挺大,菲利普感到自己穿紧领多扣子的贵族服装很不方便,有时拉力过猛,甚至把扣子也挣脱了。
可他看到渔民却行动自如,于是,他仔细观察渔民穿的衣服,发现他们的衣服是敞领、少扣子的。这种样式的衣服,在进行海上捕鱼作业时十分便利。
就是说,敞领对用力的人是十分舒服的,也便于大口地喘气;扣子少更便于用力,在劳动强度大的作业中,可以不扣,即使扣了也很容易解开。
菲利普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对于穿着打扮,倒有些才能。他从渔夫衣服那里得到了启发,回到巴黎后,马上找来一班裁缝共同研究,力图设计出一种既方便生活而又美观的服装来。
不久,一种时新的服装问世了。它与渔夫的服装相似,敞领,少扣,但又比渔夫的衣服挺括,既便于用力的,又能保持传统服装的庄重。新服装很快传遍了巴黎和整个法国,以后又流行到整个西方世界。它的样式与现代的西装基本上相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