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夏洛特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糟糕。
第一,轮回
夏洛特的童年非常悲惨,她没有被父母拥抱过的记忆,甚至想不起他们的样子,这在她的心里种下了深深地被抛弃的创伤。等夏洛特成为了母亲,她延续了这一残忍地方式对待伊娃。 伊娃非常想要母亲的陪伴,可夏洛特总是忙于演出一次又一次地将女儿抛在家中。伊娃在即将生孩子时再三邀请母亲过来,可夏洛特依然忙于工作。
很多父母都这样——自己小时候挨打,长大了打孩子,理由是“不打不成才”。并坚定地认为不打孩子,孩子会被宠坏。
第二,看不见孩子。
伊娃控诉母亲:你对我总是很和蔼,可你的心思却在别处。我问你问题,你几乎从未回答。我只是你闲暇时解闷的洋娃娃,一旦我哭闹就立刻扔给保姆。你把自己关在房子里练琴,拒绝任何打扰。
现实中很多父母也这样。“妈妈,你看我折的飞机”,“你作业写了吗?”“妈妈,你看这只虫子”“唉呀,脏死了,扔掉”……殊不知孩子需要被看见才能发展成真自我,才能有最基本的安全感。安全感是发展一切的基石。
第三,让孩子背负罪恶感。
夏洛特说:我为了在家陪你,辞了工作。伊娃毫不留情地戳穿了她的谎言:你是因为背疼,无法承受一天6个小时的练琴,你的琴艺下降,受到的批评越来越多才呆在家的。
现实中的家长说“我这么辛苦地工作都是为了你”“都是因为你成绩不好,不争气,所以我才不开心”“我的身体都因为照顾你累跨了”……父母们,请记得初衷,我们生孩子是希望他过得快乐,幸福,不是背负着内疚过一生的。
第四,都是为你好!
夏洛特认为伊娃驼背,让她练瑜伽;认为伊娃在头发上花费太多时间,就给她剪了短发;觉得伊娃牙齿长歪了,给她带牙套;不喜欢她的穿着,给她买了裙子。还给她买了一堆看不懂的书,每天和她讨论……她成功地让伊娃觉得自己从头到脚,从外表到内涵一无是处。夏洛特还逼迫伊娃和初恋分手,打掉孩子。伊娃说她都分不清是哪种情况更糟,母亲在家还是外出演奏。
现实中很多家长也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忙于改造孩子。哪里有改造哪里就有痛苦。爱他请接受他本来的样子。
第四,表里不一。
伊娃演奏了一段钢琴,夏洛特说:弹点别的曲子吧,你弹得很好听。伊娃说:我想知道我的不足之处。夏洛特说:你没有。伊娃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觉得难过,你觉得我不配听你的意见。夏洛特话锋一转,把伊娃批评得一无是处。伊娃 呆呆地看着母亲的脸,足足有好几分钟。她那落寞的神情真让人心疼。
夏洛特见到海伦娜,她说她爱她,并把手表送给她。可是在火车上她却说:我见了海伦娜,她怎么还没死。
伊娃说:你生气的时候却说我亲爱的宝贝,可我凭直觉就知道你心口不一。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心口不一的敷衍只会让孩子更难过。
第五,不能面对现实。
夏洛特的二女儿海轮娜一出生就有疾病。她的内心是非常嫌弃女儿的,她不能接受优秀的自己生了残疾的女儿这一事实。于是在女儿一岁的时候夏洛特将她送去疗养院。 复活节唯一的一次全家团聚,夏洛特提前四天走了。海轮娜深受打击,病情愈发严重了。
夏洛特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人生赢家——事业有成,风华绝代,还有500万法郎的巨款,可她的内心却是飘忽不定的。当她打拼事业时总想回家,等真的到家了又觉得自己想要的可能是别的东西。
夏洛特的大女儿伊娃从小就像个小大人,母亲出轨八个月,她日复一日安慰可怜的父亲。她照顾母亲的情绪,想尽办法讨母亲的欢心。她努力地隐藏自己的焦虑,伪装成快乐的样子……在母亲一次次的抛弃和高压控制下,终于成长为“没有爱的能力的人”。
他们母女俩都像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自己没有爱的能力,渴望在对方身上索爱,于是遍体鳞伤。俩人的一生都过得纠结,痛苦!
影片的结局,伊娃原谅了母亲,希望和她一起渡过余生的美好时光。如果母女俩真能和解是好事,如果不能和解,接受现实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向子女承认错误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没骂子女大逆不道都算不错了!
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如果得不到父母的爱,可以试着自己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