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的《北京55日》,制作水平很高,但华人演员地位太低
《北京五十五日》拍摄于美国1963年,故事讲的是义和团和清军围攻使馆区,八国联军前来解救的故事。电影里面并没有丑化中国人,慈禧在影片中很强势很厉害的样子,荣禄是一个开明的将军,王爷是奸恶之徒。而主要演员全是名角,查尔斯赫斯顿,艾娃加德纳,大卫尼文等等,还有服装化装道具都是精心制作,不愧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好莱坞大片。
但这部电影说明了华人演员那时没有什么地位,因为演大臣和慈禧等重要人物的演员都是外国人,只有丫环和配角才用华人演员来演。直到近年李小龙的出现,才使得华人演员的地位在好莱坞有进一步的提升,不过就这部影片制作本身来看,那时美国电影制作水平已经很高了,还有服装化装道具都是精心制作,还原度极高,而且搭的景也比横店看起来真实。
我初时还以为电影里的景是在中国内地实景拍摄的,但仔细想下,那时中美没有建交,不可能来到中国取景,查资料后才发现原来是剧组自己全部搭实景拍的,在那个年代电影特效很少,基本都是实打实的东西在里面。影片拍摄于西班牙,由于拍摄需要数千名中国演员,电影公司从西班牙全国各地几乎把能找到的中国人都拉来拍戏了。
所以说不得佩服老美对于电影的认真,连丫环和士兵的每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好,扇子和指套都应用得恰到好处,影片制作相当地认真,在60年代完全无法来中国取景的情况下愣是在西班牙搭起了一座北京城。无论是高高的城门楼还是护城河边的摊贩,无论是紫禁城大殿的威严还是义和团拳民的装束,都是有模有样,相当靠谱。
个人不满的是加德纳的角色很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她和赫斯顿的爱情戏也挺莫名其妙的,没有交代清楚,就是那种老片里常见的陈腔滥调,增加了很多无谓的片长,让人看得昏昏欲睡。
反观有些现代制作的电影,别说假花假草,很多时候,演员都不一定是真的,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讲了一段故事,用假人做死尸,连拍电影的人都看不下去了。为了赶时间就不管影片的质量这很不好。
所以,要做好某件事,不只是要投多少资金多少精力,最主要是你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如果仅仅是为了想着怎么赚钱去拍,而不注重质量,那根本就是注定失败的,有质量才能求生存,因为你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类型的电影能赚钱,你只有拍好了电影,各个细节做到位,你才能去面对市场,等待市场的检验。
美国拍的清朝电影叫什么
片名:《北京55日》
外文名:55DaysatPeking
制片地区:美国
制片成本:$17,000,000
导演:尼古拉斯·雷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
主演:查尔登·海斯顿,艾娃·加德纳,大卫·尼文
上映时间:1963年5月29日
剧情简介:
在慈禧太后(弗劳拉·罗博森饰)的统治下,当时正是列强割据时代,在签署各项不平等条约下,民不聊生,到处闹饥荒,终于爆发了义和团之乱。大臣荣禄(里奥·吉恩饰)主张镇压义和团,端亲王(罗伯特·赫普曼饰)欲藉义和团之手将列强赶出中国,便不断杀害传教士与外侨。
以英国公使亚瑟(大卫·尼文饰)为首的外侨为避免战争爆发决定留守北京,但在端亲王的错误指使下,冲突越闹越大,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结果导致外强藉此入侵中国,在被义和团围困的五十五天里,美国军官(查尔登·海斯顿饰)、俄罗斯女伯爵(艾娃·加德纳饰)等人率领各国联军防御。
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化妆成平民逃走,清廷战败便以割地赔款来换得一丝喘息之机,却导致国家的加速灭亡。
扩展资料:
《北京55日》幕后花絮:
在西班牙外景地拍摄,由于拍摄需要数千名中国演员,电影公司从西班牙全国各地几乎把能找到的中国人都拉来拍戏了。因为餐馆员工都被电影公司所雇佣,电影拍摄期间西班牙全国的中国餐馆几乎都关闭。电影因为题材敏感,后来一直禁止在香港上映,直到1980年代后期